进入维度之门,打开心灵密码,享受智慧人生
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暑假已经来了,孩子们开心,很多父母却开始发愁了!因为有一样东西勾着孩子们的魂儿、揪着家长的心,这个东西就是手机,就是网络游戏。
家长提到孩子玩网络游戏几乎没有不皱眉头的,但在游戏设计者对玩家心理的精准把握面前,家长的监督和阻断几乎完全没有抵抗力,收获到的往往是无奈、无力和挫败感。
6月28日,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公开课“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邀请两位嘉宾做客直播间,一位是主持过游戏沉迷问题全国调查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一位是高中时沉迷网络差点辍学的“问题少年”、今天专门帮助沉迷游戏少年的“和润万青”青少年成长首席导师贾语凡。
他们用调查数据和真实经历解读游戏沉迷的本质、破解“网络游戏沉迷”的症结,提出在家庭教育中实现与网络游戏和解共赢的路径。
超九成学生认为网络游戏使业余时间更愉快
孙宏艳引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指出,76.3%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超过九成学生认为网络游戏使业余时间更愉快,近七成认为网络游戏带来幸福生活的能量。
对于类似“国家应尽快立法禁止16岁以下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的相关建议,孙宏艳指出,“青少年触网低龄化是不容回避的现实,这是网络时代原住民成长环境的特点,用禁止的方式让孩子完全脱离网络游戏,不可行。”
家长要改变自己对游戏的功利化态度
孙宏艳认为,家长对网络游戏充满负面感受的根源,就在于家长对儿童的游戏权缺乏认知,大多数家长不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不知道“儿童享有休闲、娱乐和玩耍的权利”。所以调查显示给孩子推荐游戏的家长不到1%。
“事实上,家长支持上网的,有网瘾比例的1.7%,不支持的反而达到9.9%,放任不管的达到11.7%。”可见,家长要改变自己对游戏的功利化态度。
回忆起自己作为网络少年时玩游戏的感受,贾语凡说:“特别爽!”他认为游戏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最渴望的社交需求,“在游戏中,我是真正的主人。”
孙宏艳也指出,今天孩子们的虚拟社交和真实社交已悄然发生变化。“很多孩子会把网络游戏作为跟同伴沟通的语言,组队一块上网玩,买装备、比等级、打团战等,通过游戏产生话题、交朋友。”
“我当时最烦父母说两句话,一句是‘你要是拿出玩游戏的劲头学习就好了’,一句是‘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别的都不用管’。”贾语凡认为,太多父母都希望孩子的业余时间只用在读书学习上,把游戏当成了学习的敌人,甚至有的把学习成绩当作允许孩子玩游戏的筹码,“不但不可能禁止孩子玩游戏,反而招致孩子反感。”
玩游戏不是原罪,问题是孩子的闲暇活动太单调
孙宏艳曾做过中美日韩四个国家高中生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孩子的学习时间最长、学习压力最大、中国家长最不爱表扬孩子。
“网络就像空气一样浸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作业、同伴交往等都离不开网络。玩游戏不是原罪,问题的关键是孩子的闲暇活动太单调、没有时间玩、不会玩,所以才会把网络当作玩具而不是工具。”
网络游戏满足了孩子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价值需求
有资深游戏设计者直言不讳,商业化的网络游戏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让玩家沉迷。游戏设计者们比父母更懂得抓住青少年的内心需求,很多玩法和设计都会源于生活,甚至比现实更清晰、更容易实现。而这些现实和需求的缺失,给了孩子沉迷网络最好的理由。
这四类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用网过度
那么,哪些孩子更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呢?沉迷网络游戏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显示:四类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用网过度,即亲子活动少的家庭,父母抗拒网络的家庭、教育粗暴的家庭、父教缺位的家庭。
这四类家庭的共性是都采取了一种忽视型、专制型的教养模式,这种模式就导致了父母与孩子亲密度降低,父母看不见孩子的需求,孩子又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这种越冷漠、越严控,越容易导致孩子沉迷网络。
贾语凡老师在访谈中讲述了自己少年时代沉迷网络的痛苦经历。故事背景是如同战场一样的家庭,父母吵架造成了自己的“逃离”心态,年幼的自己感受不到爱和亲情,痛苦无处释放,没有动力、没有目标。结果就越沉迷越开心,在游戏中逃避现实的空虚。
还有就是专制型家庭。孙宏艳指出专制分两种:一是觉得孩子都得听我的,批评多过表扬;一种是对孩子提供各种离不开家长的条件,试图让孩子觉得离不开他。这种控制越严越让孩子产生现实中的挫败感,继而转投网络世界去寻找自我的成长。
被看到、被接纳、被肯定,是孩子从网络世界走出来的最大动力
贾宇凡总结没有沉迷网络的孩子共同特点是:在现实生活中很自信,社交好,和父母的沟通也好。
一些孩子走出网络沉迷,也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亲子关系变好,家庭里回归原先的天伦之乐,认为现实中社交的乐趣远远大于网络虚拟中的乐趣,慢慢取而代之淡化游戏。
现实生活的价值需求的满足,被看到、被接纳、被肯定,就是孩子自己主动从网络世界走出来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