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LoL国服上线之时,不知拳头和腾讯是否料想到这款游戏未来将给中国电子竞技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冲击,以至于达到如今的体量和影响力?
严格来说,今年应该是LoL的“十岁生日”,2009年,拳头在美服正式上线发行了这款游戏。但2011年仍然是个值得被纪念的年份,不仅因为它是中国英雄联盟元年,更重要的是,拳头因为当年在瑞典举办的第一届全球总决赛收获了创纪录的20万观众人数而意识到LoL电竞的无限可能性,自此开启了LoL电竞“极速生长”的进程。
一个著名镜头是,在S1全球总决赛上,所有参赛战队挤在同一个大厅里角逐,设备简陋,现场观众离他们咫尺之遥。到了S7,这个空间场景已经被转移到北京鸟巢,全场围坐着上万名观众,舞台上是明星们跃动的身影,网络直播则将现场传输到千万量级的远在五湖四海的用户眼前。最初的赛季总决赛仅仅包含3个地区12支战队,他们分别来自北美、欧洲、东南亚,而从S3开始,赛季总决赛被正式确定为世界总决赛,到了S8,上述数字变成了14个赛区24支战队,足迹几乎遍布全球。
“赛区——世界赛”是LoL电竞赛事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拳头将世界赛的内容扩展成季中邀请赛(MSI)、全球总决赛、全明星赛三大赛事,又在不断增加赛区设置的同时,重点发展各赛区的独自运营能力,但无论如何扩张,全球总决赛始终是LoL一切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的赛事体系核心养成包管了LoL电子竞技拥有足够的内在凝聚力。这是LoL电竞的亮点,也是基石之一。
但对于拳头来说,没有什么比推动赛区联盟化改革更有价值,这一举动将电子竞技职业化带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中国LPL是最早实行联盟化改革的赛区,固定席位、特许经营、主客场制,类似于NBA的传统职业体育赛事建构模式被运用到电子竞技的赛事中,至少到目前为止,LoL都是世界范围内对于资本吸引和粉丝经济运用最成熟的电竞职业赛事之一,而其中LPL、LEC和LCS更算是其中的翘楚。所以终极职业化的电竞赛事应该是什么样?这是LoL向电竞行业的从业者们提出的新命题。
粉丝经济则是LoL电竞选手塑造的核心,在这一点上,LPL提供了足够的样本。培养明星选手是如今的LPL赛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Clearlove(真名:明凯)、Uzi(真名:简自豪)、JackeyLove(真名:喻文波)……他们是各自战队的战术核心,也逐渐成为粉丝青睐的电竞“爱豆”,在吸引观赛成为流量包管的同时,也是战队甚至联盟的“门面”。李宁、耐克、沙宣,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邀请这些电竞明星选手作为产品形象代言人,因为他们能够精准触达到那些年轻且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用户群体,根据相关数据,中国电竞用户中35岁以下人群占比超过70%,而在这些人中,大学生以及大学毕业生又是主力,参考一下年轻人群体对于娱乐明星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就能够想象到电竞明星选手能够带来多大的价值增幅。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电竞饭圈化是必然以及合理的吗?对比网球、篮球、足球这样同样追求明星效应的体育赛事,对于粉丝经济的开发程度将是未来电子竞技需要思考的问题。但无论怎样,现今的电竞选手身处的环境已经远非初代所能及,动辄百万、千万级的转会身价已经让电子竞技成为一个“高门槛”的领域。
“玩得起”成为资本入驻俱乐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各方面隐性因素带来的准入标准的提升实际上建立了电竞赛事的筛选机制,规模资本带来的益处是稳定和可持续,这也是联盟化和席位制特许经营的目的之一。对于俱乐部来说,资金雄厚意味着更深入和有效的运营,俱乐部是选手和赛事、厂商之间的桥梁,选手价值除了自身表现,更需要俱乐部的扶持,同时俱乐部形象对于选手形象的打造也相辅相成。目前国内国民度较高的EDG、RNG等俱乐部都拥有优质的对内管理和对外运营机制,通过微博、论坛等媒介与官方、三方、粉丝进行联动、互动,在经营粉丝的同时也在塑造自身的独特形象,无形间扩大影响力,LEC赛区G2俱乐部通过年初的融资、年中MSI夺冠等契机,发挥选手和老板的“骚话”天赋,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出巨大的知名度。俱乐部形象是多年间整体积累的结果,也是LoL电竞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部关系。
LoL电竞化的八年也是中国英雄联盟的八年,八年中无论是LoL还是LPL都在不断向电子竞技抛问和解答,但这绝对不是电子竞技的最终面容,电竞化到电竞职业化,电竞游戏到电竞运动,这每一步都有着无数的探索方向,LoL只是其中一支,在电子竞技全球化的今天,那种答案才是最终解,是最有趣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