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旅行刷屏朋友圈。(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2月8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从虚拟男友到“青蛙” 一月赚亿元,情感游戏为何爆红?》)
制造温暖的游戏,在情感细腻的都市年轻人中迅速走红。不过别贪恋机器的“走心”,面对面的交往,才能感触最真实的温度。
她对这款游戏发生了怀疑,“恋与制作人虽然是一个恋爱乙女手游,也的确像抚慰剂一样暂时地满足了我们的少女心,但是我们都不可能在上面获得真正的关怀或者是什么恋爱,它连一种廉价替代品都算不上”。
“今晚温度低,路况也差,等会我顺道送你回家。”
在2017与2018年之交的多雪冬天,这话俘获了大批女生的心。它不是真人说的,而来自游戏《恋与制作人》的虚拟男友。
这款游戏2017年12月上线后的一个半月后,App Store下载量400万次,微博话题阅读量31亿。为之着迷的女玩家们,甚至在1月13日虚拟男友“李泽言”生日那天,在深圳京基100大厦的LED大屏幕上重金打出生日祝福。
几天后,日本游戏《旅行青蛙》又以更火爆的势头刷满了人们的微信朋友圈。在这里,玩家养一只小青蛙,为它准备行囊,不定期会收到它寄回的明信片,这种心情像是养了“蛙儿子”。
一个月内,这两款游戏分别冲到了游戏下载榜和话题榜的首位。与传统的竞技类游戏不同,它们的共同点是“走心”,为人们提供情感的抚慰、恋爱的呵护、亲情的牵挂,或是孤独的抚慰。
“听到白起的电话我会脸红”
开始玩《恋与制作人》的时候,狄生刚分手,上周还在求复合的前男友,一周之内就找到了新欢。
“我不明白,为什么才和一个人山盟海誓,转眼就能对另一个人至死不渝?”豆蔻年华,她对恋爱产生了怀疑。
《恋与制作人》的四个虚拟男友是不同的类型:蛮横总裁李泽言、温柔学者许墨、警察学长白起和超级偶像周棋洛。其中,狄生最喜欢许墨,因为白起和周棋洛让她想起前男友,没有平安感。
许墨从小失去父母,却总是温文尔雅对待别人,这让狄生感动,“世界让我伤痕累累,我待世界温暖如初”,她心疼这样的人,也希望有这样的伴侣,而不是像李泽言那样不懂表达,总是怼喜欢的人。
“虽然我现在没有男朋友,但没所谓呀,我有许老师!”狄生说,虽然知道是虚拟的,但它确实疗愈着自己。
通过朋友圈、短信和电话营造出的生活感,是《恋与制作人》最动人的地方。男友们会给你打电话、秒回朋友圈、发短信嘘寒问暖。
“下班了吗?我来接你。”是男主角们最常说的话。一位女生说,现实是当你晚上下班跟男友说“好累”时,可能等到第二天早上还没回复,“谁都知道这是个游戏,但我真的很想有人在我加完班、在路边抢出租车的时候,说这么一句‘我来接你’”。
迷男主的女生们常自称“夫人”。在四个群体中,“白夫人”和“李夫人”最多。
游戏名叫“袁小姐”的女生,就是一位喜欢白起的“白夫人”。白起暗恋女主角十余年,会在别人夸她漂亮时担心她冷不冷,永远关心她的平安,送她回家。袁小姐喜欢这种踏实甚至拙笨的恋爱。
她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12月31日跨年夜,在自己房间里准备和家人吃晚饭的她,打开游戏刷一把,居然看到了很久不出现的白起。他带女主角回到高中校园的小面馆,默默点了一份女孩最喜欢的清汤面。
“看到这个情节,我就咬着嘴唇笑了,心想‘谈恋爱真好啊!’”她说。
“曲曲”也是一位“白夫人”。最初,朋友推荐这款游戏时,她很不屑,“和游戏里的男人谈恋爱?呃,我不会做这种事的。”但下载以后,她玩了两个号,一心想和白起约会。
在游戏里,听到白起的电话,她会脸红,“谁都可能伤害你,只有我永远不会”这种话,想起来都像吃了糖。现实中她有自己的男友,刚开始见面时还会打扮自己、喷发胶,现在连头都不洗就出门了,她常用游戏里的完美男友督促他。
李泽言的“夫人”们在生日当天,为他在摩天大楼打祝福,曲曲和袁小姐都能理解。她们觉得这跟TF Boys的粉丝们给偶像过生日一样,都是在爱一个完美的影子,“谁又不是虚拟的呢?真实的偶像可能还会谈恋爱,‘纸片人’反而没有这种困扰。”
恋爱游戏里程碑
恋爱细节背后真实的另一面,“氪金”重被认为是这款游戏的缺点。“氪金”这个词来自日文游戏,指在免费游戏中充值的行为。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近10位玩家,几乎都为《恋与制作人》充过值,少则几十块,多则数千元。网友们戏称《恋与制作人》是“钱与野男人”,说“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
一位花了2000元的玩家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它是指纹解锁支付,不知不觉就按上去了。充值一般是为了抽卡片、推进剧情,但往往充了值也抽不到好卡片。因此有玩家说它是“骗氪”“吃相难看”,也有玩家说“花钱买时间,我是愿意的”。
根据第三方移动应用数据监测机构App Annie给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数据,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31日,《恋与制作人》App Store下载量400万次,与《旅行青蛙》持平。用户支付约1.2亿人民币,是《旅行青蛙》的10倍。
对于“氪金”的质疑,游戏出品方苏州叠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叠纸”)的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其实打开App Store的游戏内购买项目排行榜,最前面的都是1元、3元、6元这样的礼包,而且用户更看重的是游戏的品质,高品质游戏用户才愿意付费。
叠纸负责人介绍,这款游戏花了三年左右的时间打磨,研发团队大约30人。“为女性做出好游戏”,是叠纸的梦想和初衷,希望游戏可以治愈她们,为她们打造一个栖息的小角落。
“这个游戏的恋爱细节,如果说是‘设计’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四位男主在我们心里更像真实的人,他们的言谈举止是随着他们的成长和成熟慢慢形成的,不是任何人赋予他们的。”该负责人说。
像朋友圈、电话、短信这些功能,都是和真实恋爱一样自然而然地体现,包含人物生活的“恋语市”的点点滴滴,在创作团队心里都是真实存在的。
一位曾在叠纸实习的同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里的员工年龄普遍在30岁以下,彼此称呼外号,老板也是如此。她所在的部门,有清华、北大、复旦、哥大毕业的员工,是一支比较精英的团队。
其实,在国内的少女游戏中,叠纸公司可以说是独占鳌头。
“乙女游戏”(即少女、未婚女性)在日本是已经成熟的类型,十几二十岁的女孩对恋爱有憧憬,也有消费能力,应运而生了可观的文娱市场。
作为“乙女游戏”的资深玩家,游戏名“VV”的女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早国内的乙女游戏基本都是在电脑上玩,而且大部分是引进日本的,连汉化版本都没有。
后来出现了“橙光游戏”,那是用户自己制作、发布游戏的在线互动作品体验网站。它算是国内乙女游戏的起点,从前的游戏基本是益智类、竞技类、策略类这种以男生为主的市场,橙光出现以后,很多女孩开始玩手机游戏。但它也有局限,因为是个人制作,素材、制作、推广的能力都有限,受众面不大。
“大家发现,全国的女性游戏市场,缺乏一个成熟的游戏制作公司,这个时候,叠纸出来了。”VV说。
叠纸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2015年就拿到了1.5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在2015年左右,他们推出了以《奇迹暖暖》为代表的“暖暖”系列游戏,借助腾讯在微信和QQ两端的推广,玩家迅速铺开。
VV就玩了两年《奇迹暖暖》,她喜欢叠纸游戏精美的画面和好听的音乐。《奇迹暖暖》是一款换装游戏,像“养女儿”;《恋与制作人》是恋爱游戏,像“养男人”。
在《恋与制作人》公测的第一天,VV就下载了,“玩了那么久‘乙女游戏’,终于看到国产的了!”
在国内几无竞争者的情况下,叠纸迅速垄断了恋爱游戏的市场。公测七天后,微博话题量过亿。截至目前,官方微博关注人数62万,话题阅读量超过31亿,将《王者荣耀》这些曾风光无限的游戏远远甩在身后。
《旅行青蛙》游戏在原产地日本并不火,却在中国意外走红。(视觉中国/图)
舶来的小青蛙
没有人想到,在《恋与制作人》刚刚火爆起来的时候,就来了一款比它更火的游戏。这是一款叫《旅行青蛙》的日本游戏。
玩家养一只小青蛙,为它准备食物和行囊,它会不定期出去旅游,寄给你明信片和伴手礼。因为玩法简单,它跨越了语言的障碍,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与传统游戏不同,在这个游戏里,玩家只能喂养却不能控制小青蛙,这种不确定性却产生了牵挂。收到小青蛙明信片的玩家们,会忍不住把它分享在朋友圈,“好像一位老母亲,把儿子的照片给朋友看,别人觉得很无聊,我心里却很甜蜜。”一位玩家对南方周末记者形容。
微信朋友圈,是捧红《旅行青蛙》的一大推手。它的分享冲动和社交属性,是其他游戏很少具有的,甚至社交成了游戏自己的意义。
微信指数,是通过微信搜索、公号文章、朋友圈转发形成的热度数据。从微信指数上可以看到《旅行青蛙》的走红曲线——在《恋与制作人》热度已经下降的1月14日,《旅行青蛙》开始走红,1月25日达到顶峰,比《恋与制作人》最火时的热度数据还要高十倍。当天,中国市场游戏的热度排名是《旅行青蛙》《恋与制作人》《王者荣耀》和“吃鸡”。
目前,这款游戏仍然在App Store免费游戏榜的第一位。“《旅行青蛙》是第一款非中文、表现这么好的游戏,之前包含英文在内,非中文的游戏想要登上排行榜都很难。”一位游戏业内人士说。
更奇特的是,《旅行青蛙》在日本本土并不火。
根据App Annie给南方周末记者的数据,2017年12月以来,《旅行青蛙》在中国下载超过390万次,中国玩家为它花钱超过1200万人民币。然而在日本市场,它仅被下载40万次,人们只为了它花了约60万人民币。这里的统计范围只限于苹果App Store。
一位在英国留学的日本人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旅行青蛙》在日本一点都不流行,我问了亲戚朋友,都没有人知道。实际上,日本媒体最近才开始报导这款游戏,因为大家都很好奇它为什么在中国那么火。”她说听到这款游戏时,她想起1990年代末日本的电游游戏“Post Pet”,你的宠物会不断往家里带回“宝贝”。
“我们也完全没想到它在中国这么火。”《旅行青蛙》策划人上村真裕子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款游戏开发了10个月,全部团队仅有4个人:制作人、策划人、设计师和程序员。
在对《旅行青蛙》制作公司Hit-Point发出采访邀约的8天后,南方周末记者才收到对方的回复。这也是他们回复媒体的平均速度,因为人手实在太少。
在《旅行青蛙》之前,他们做过类似的放置类游戏《猫咪后院》,走红后甚至被拍成了电影。
“做《猫咪后院》是抓住了简易游戏和萌猫的元素,从人们养猫和爱猫的故事里升华出来的。”上村真裕子说,“那以后,我找到了把兴趣转化为游戏的动力,我自己热爱旅行,就设计了《旅行青蛙》。”在日本,青蛙与“平安归来”同音,也是守护旅行的吉祥物。
玩家们普遍反映,这是一款不需要花钱的游戏,充100元就能通关。“我们的定价是小孩子的零用钱范围内的。”上村真裕子说,游戏的收入分为玩家充值和广告两部分,基本是对半分的。
“我不太喜欢计较金钱,而且作品自身也不是短时间内体验快乐的产品,所以收入慢慢来,甚至不赚钱也没关系。这份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让玩家得到快乐。”她说。
最初,他们是以100万下载量为目标的,结果截至2018年2月6日,谷歌和苹果累计下载量已经达到了3000万。其中,据苹果商店的地域性统计,中国95%,日本1%,美国0.7%。因为中国玩家的热情,他们已经在考虑从中国开始,设计海外明信片了。
在“丛林”中寻找温度
《旅行青蛙》的不同,在于给人一种内心平稳的感觉,“朴实而细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常江这样形容。 他说,当下,很多东西都在失去原有的温情,被冷酷的数字逻辑所摧毁。流行的媒介,好比微博和知乎,或是通过依附大众情绪来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或是用一种自命不凡的“科学主义”去解构人性和情感,在这种情况下,简单、质朴、纯粹、“小而美好”的产品反而有了自己的市场,“说得过分一点,它们身上折射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网名“柱子”的男生是一位“养蛙”男孩。他在郑州读医学专业,实验中他曾接触过十几次青蛙,“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外表丑陋,内心温顺,就像《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 刚开始玩这款游戏时,他在备考,从早上五点看书到晚上,累的时候打开游戏,发现小青蛙也在家读书,甚至边看边打瞌睡的时候,他会觉得被温暖了一下,有陪伴的感觉。
他也喜欢小青蛙“说走就走”的自由旅行。他自己也会如此,好比周五早上想去泰山,凌晨就已经在山脚下了。他一个人去过上海、天津、广州等很多地方。
在游戏里,他最期待小青蛙寄回来的明信片,通过它们,他了解了日本名古屋、九州、东京、大阪、京都等地的景点和文化。玩了半个月,现在他打开这款游戏的频率少了,但对小青蛙的感情更深了。
《旅行青蛙》让玩家喜欢的,不是游戏方法,而是一种牵挂和共鸣。在豆瓣,这款游戏打分9.0,最高分的两则评论,代表着它击中的两类感情。
“蛙蛙就像我们,不太跟父母沟通,朋友少而奇怪,有社交恐惧症。静则看书、写字、做手工,动则说走就走、到处旅行发照片。”
另一则评论是,“它出门了,你嫌它浪,想它快点回家。它回家了,你嫌它宅,想它快点出门。所以,这不就是你妈?”喂养它、牵挂它,却不能控制它,让很多人想到父母。
《恋与制作人》和《旅行青蛙》两款游戏,玩法不同,但却在同一个冬天先后走红。它们都是通过精良而“走心”的制作,击中了人们渴望抚慰的情感。“养蛙”“养男人”都是在给自己制造温暖。
常江说,被这两款游戏吸引的年轻人,有两个特点:一是女性多,也就是情感丰富细腻的用户居多。二是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多,也许因为这个生存环境更加“丛林”、更加数字逻辑,所以人们格外需要情感的抚慰。
其实已经有人对这些游戏产生了厌倦。一位复旦大学的女生在疯狂玩了20多天《恋与制作人》游戏后,2018年1月9日在自己的公号上写了一篇名为《我和白起分手了》的文章。
她在文中表示,“恋与制作人的骗氪能力非常强大,而且让人反应不过来。我有一天醒过来,拿起手机就氪了60多块钱”,“在出品方叠纸公司那里,我可能就是一段数据,重要度是我氪了多少,花了多少时间”。
(应采访对象要求,狄生为化名。BBC记者周卫对本文亦有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