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子
▼
就像散场的体育场和打烊的酒吧最舒服,一个热点消逝的时刻也是最适合讨论的时候 —— 比如现在。周杰伦和蔡徐坤的 “流量圣战” 已经结束,无论你是亲身参与了打榜还是旁观了别人捋出来的过程,此刻都该点杯 last order 的啤酒,在吧员催我们离开前,去想想 “流量” 是怎么回事了。
在所有说到周杰伦蔡徐坤流量之争的文章里,很多都说蔡的流量 “虚假”,我觉得这么说不对。在排除机器刷榜的前提下,你不能说蔡徐坤的流量是 “虚假” 的,但这个 “流量”,也不是大部分人心里的那个词义。
社交网络出现之后,为了量化人气的概念,才出现了 “流量”。但量化的过程也完成了对人气的异化。在微博上,流量的公式其实是 = 粉丝数 x 人均劳动程度,蔡徐坤的流量霸主地位不是因为前一个变量(粉丝数)最高,而是因为他的粉丝投入的劳动量极大,是粉丝以一当百的劳动能力造成了流量总值的高企,周杰伦则恰好相反。这场战斗之所以能打起来,表面看是人气之争、社群之争、甚至代际之争,但往深里看,这是意识形态之争。
传统的意识形态不必多言,但蔡徐坤一代觉得投入百倍千倍于其他人的刷榜劳动是正当和天经地义的,这是社交网络 x 大数据时代后才出现的意识形态。所以 《三联生活周刊》 的 文章 发问:“是什么让他们误以为数据就是一切?”
三联发问背后暗含的疑惑是,饭圈参与者如何做到将自己的劳动力经年累月地投入一个游戏,而同时不反思这一切?一个人上学上班累了还要怀疑人生呢,很多人天天刷一个别人都找不到入口的话题榜而不怀疑其意义?这太没道理了。
数据至上的意识形态早已随着社会科学对统计学的统治性使用而植入到人们的意识里,而这一轮最新的浪头,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发端于七八年前管理学里兴起的 gamification 思潮。这个概念主张把一切系统用 “游戏化” 的组织方式加以改造,用更小更碎片化的激励代替惩罚,简单理解,就是把网游机制引入一切领域,让人们以网游玩家砍怪杀敌升级的热情去做任何事情。
当几年前微博驱逐公知,选择跪地求生后,就卸载了自己的公众议题平台属性,并在自我改造时显然地引入了 gamification 的概念。他们找到娱乐业作为合谋,又恰好收编了从小在 MMORPG(传奇、魔兽世界……)文化潜移默化的浸淫中成长,长大后在手游中完成社交的一代人作为新用户,于是形成了现在的局面。你能看到饭圈的组织方式有着明显的 “公会” 特征,占领超话就像是日常打 boss,互相聊天就是发站内 PM。饭圈党同伐异的行为在现实中很奇怪,但在网游里再正常不过,甚至可以说,党同伐异四个字就是网游的基础。
很多人记得当初发现网易和腾讯 “表面上是互联网企业,一看利润来源原来是个游戏公司” 时的惊讶,现在这个名单应该加上微博了。可以说,微博已经是一个经营大型增强现实网游的公司,大大小小的饭圈用户就是其中的玩家,以及 —— 游戏收入来源。抱怨微博饭圈化?那是人家的钱包,而你,只不过是蹭 PM 功能捡热闹的路人。
“临时起义” 的 “周杰伦作战”,用号召来自 “真实世界” 的用户参与游戏的方式,击碎了 “微博游戏玩家” 的 your little world 的边缘,而且,这次 “击败” 的目的不是参与,而是宣示了一个姿态,告诉对方 “别把这游戏当真”,然后离场。从发起到结束都很有艺术感。但我觉得可惜的是,这种行动只能是短效的,因为 社会网游化 的后果已经无法阻挡了,权力与资本在共同推进这个进程。
截图来自一部不能说的英剧
Gamification 是权力和资本发现的最新最有效率的一种统治方式,那款红色底色的四字 app 使用了这种方式,微信计步也用了,全民征信系统也是,“增长黑客” 的理念也来自这里,他的思想基础是用数据取代真实,行动纲领是用人们追求小目标的热情实现自己的运营目的,后果是人将不再成为 “人”,而是被控制的勤奋劳动力,成为一段拥有调用其他工具能力的程序。
外挂就是人能调用的工具之一。下面要说到一开始被排除的机器刷榜行为 —— 我们都同意机器作弊是虚假的,但如果再向外跳出一层,想象一个粉丝动手人肉刷榜和他调用外挂刷榜,在整个游戏的视角下,两者有任何本质区别吗?唯一的区别是人肉刷榜的效率低,调用外挂的效率高。“外挂” 的道德瑕疵来自规则内的游戏世界与规则外的真实世界间的落差,就像你不会指责王思聪说他有个有钱的爹是因为开了外挂,所以如果游戏与世界本身画上等号,那么这种落差就会消失,外挂就会失去道德上的劣势地位。在那个游戏里,它更像是玩家氪金买到的一件高等级装备。
说白了,对于这个大游戏来说,你的存在是一段程序,外挂的存在也是一段程序,你凭什么去歧视另外一段程序呢?
你会拥抱网游化的生存吗?我不会,不是因为我老朽,而是基于从价值观出发的逻辑。今年重组的达达乐队在21世纪初年就曾 唱过:“人生就是一部RPG,角色扮演体感游戏”,一代人都曾为之兴奋。但我觉得,人可以把人生当游戏,因为这是解构性的,是消解严肃、反抗权威、开放性的,但不应该把游戏当成整个人生,因为那是在树立神像,也是大惊小怪、见识短浅和闭合性的。听起来似乎又严肃了,不像是关门的前的酒吧长谈,但请记得,正是这些虚词 —— 而不是 “周杰伦” 或 “蔡徐坤” 这样的实词 —— 构成了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
酒吧吧员开始摔抹布了,最后一句话:有一天我也许选择植入脑机接口,但我真的不想活成一段程序,我不想成为可复制、可替换甚至可回收的生命体,但这却可能是未来十年里,我们所有人都要面临的更严峻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