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15岁,不去上学,以后你能干什么呢?就这样天天玩游戏浪费生命吗?”“那你呢?你读到硕士,去美国留过学又怎么样?还不是一天到晚被你老板使唤,像机器人一样天天苦巴巴的没有自由,你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这是坐在我咨询室里的G男孩回怼姐姐的话。和许多不上学的学生相似,G男孩在决定不去学校前并没有经历明显的学业和同学人际关系方面的打击,家庭里看上去也没有特别的冲突。他心中就一个念头:学习没意思,成绩好的人生也没什么意义!当他说出这番心声时显得异常的平静,眼神中却带着对自己未来的迷茫。他的心,是空的。之所以叫他G男孩,是因为游戏是现在唯一能让他提起兴趣的东西:“我觉得自己就是Game Boy(G男孩)”。自从半年前决定不去学校后,他就天天在家玩游戏。G男孩喜欢的游戏不少,包含吃鸡(绝地求生)、皇室战争、LOL(英雄联盟)都是他的菜。现在他每天至少要花费10个小时在游戏上。而这样的生活方式肯定是父母无法接受的,在他们眼里打游戏是不务正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父母之所以这样想,一是因为他们两人都是高学历精英,二是因为他们的大女儿—比G男孩大9岁的姐姐— 也是位学霸,美国名校硕士毕业,现从事金融行业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很显然,在这个家庭里,姐姐是家族的骄傲,而G男孩则是家人都不愿提起的痛。父母试过很多方法,但不论威逼还是利诱都没用。因为在G男孩看来,读书只是家长分配给他的一项“工作”,这份“工作”无法给他带来任何乐趣。他自己也没有想要通过取得好成绩获得外界认同的渴望,以及通过考上好大学谋一份好差事以养活自己的紧迫感。他的内心,满是生存的空洞感。“能告诉我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这几款游戏吗?”我并没有急着去和他讨论上学的事,而是去询问他好奇的游戏,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资深玩家。G男孩有点警戒地看着我:“你是不是想先假惺惺地问我玩什么游戏,借此和我拉关系,然后问我为什么不上学,帮我父母劝我回学校?我不吃这一套!”我没有解释或反驳:“听你姐说你喜欢玩LOL,你有喜欢的电竞选手吗?Uzi(被称为国内电竞第一人,著名LOL电竞战队“RNG”选手,据说他年收入超过2亿)?厂长(也是国内顶尖的LOL电竞选手)?”G男孩看上去有些意外,显然他没想到从我这个看似一本正经的,和她父母、姐姐一样高学历知识分子的口中会说出这样的话。“哦,我虽然喜欢他们,但他们不是我的偶像。我的偶像是SKY”。“哈,‘人皇’李晓峰(中国第一位魔兽争霸世界冠军,魔兽WCG大赛首位双冠王,曾经的中国电竞第一人。他最擅长用的种族是人族,所以大家送他外号“人皇”),我也很喜欢他,因为对手明知道他下一步要干什么,但就是什么都做不了”,我有些兴奋地回应。男孩也兴奋地说:“是啊,而且他是赤手起家屌丝逆袭的典范,完全靠自己努力搏出来的成绩,我很佩服他”。“但那是不务正业,青春饭,迟早有一天要后悔的”,爸爸反驳,妈妈和姐姐也在一旁点头。“后悔?”G男孩语气中明显带着不屑:“你知道Uzi一年赚多少吗?别人上过央视新闻,一年赚的钱比你一辈子赚的钱还多,你说别人后悔,搞笑吧?”这个男孩明显对父母和姐姐的价值观极不认同。我用手势向爸爸表示抚慰,并示意他稍安勿躁。我问:“那你以后在游戏这方面有什么追求吗?是有打算成为想SKY和Uzi那样的职业电竞选手吗?”“其实我蛮想的。现在我已经在尝试了。每天我会在家打一些业余排位赛,好比皇室战争(由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所推出的即时策略、MOBA以及卡牌等元素的一款手机游戏),每天大概我会用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去打练习赛。”“哦,我算算。如果3分钟一局,你每天大概要打80局。感觉怎么样?”我问。“还行吧,感觉自己在战术策略和操作方面还有一些天赋。我也跟他们(父母)谈过这方面的想法,但他们不接受”,男孩埋怨着父母。“因为那样你没法养活自己啊,而且你才15岁,你该做的事就是读书”,妈妈反驳到。显然,家人和儿子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观维度的人。我作为医生,不能只偏向G男孩而不顾他父母的感受。我挑战男孩:“你父母说的是个现实问题,你能否养活自己。对这一点你是什么想法?如果走电竞这条路,要怎么走?我虽然也玩游戏,但我有点太老了,对现在职业选手的成长过程我不熟悉,你愿意告诉我吗?”“好吧。如果我要成为职业选手,那我可能要加入一个像RNG或EDG这样的俱乐部,成为一名试训选手,接受他们的训练。然后要参加选拔,成为二线选手,然后才是正式队员。”
RNG俱乐部基地内,队员们正在进行封闭式训练(刘峰 摄)
“哦,那你觉得自己和大部分玩家比起来算哪个水平?”我饶有兴致地与他探讨。“嘿嘿,我觉得我算一般水平偏上吧,还是很有天赋的,只是我父母不相信也不理解”。“我们确实不理解,打游戏也能养活自己?”爸爸回应。“据我所知确实有职业电竞选手,他说的那些人我知道”,我平静地回应父亲。我无意帮他的儿子来反驳他,而是希望能帮他们创造一种开放沟通各方观点的氛围,因为这就是他们家庭当下缺乏的东西:父母和孩子几乎都听不进对方的想法,他们在谈话前就已经提前预设,认为对方的想法是奇葩和不符合实际的。我问父母:“如果理智地去想刚才他说的计划,你们怎么看?靠谱吗?”“医生,其实我也查过一些资料。但我觉得他能够成名的可能性很低,就像娱乐明星选秀,最后成名的就那几个,大部分人不还是当炮灰吗?”妈妈回答。“你们不让我试试,怎么知道我不行?反正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不如我姐”,男孩很不平地说。“我知道你很想用行动证明自己,”我一边抚慰着他,一边转向父母:“我有个疯狂的假设,如果先不考虑他行不行,就让他去参加一段时间试训,你们觉得后续发展会怎样?”“这..., 确实有点疯狂,我们也不知道会怎样”,爸爸有些迟疑:“医生你的意思是让他去?”“不,这只是我的假设,不是暗示和建议”,我连忙澄清:“我只是医生,我无权为你们做决定,只是和你们讨论各种可能性。你们家似乎陷入了一种僵局,父母和孩子各有各的想法,并且互不相让。也不能说谁对谁错,就像一场拔河,你们越想让他上学,他越反抗不去。如果像这样继续拔下去,没有一方愿意做出调整或让步,你们估计结果会怎样?”“两败俱伤”,男孩回答:“最后可能我书也没读成,职业选手也没做成,每天在家和他们斗”。男孩的回答简单明了,道出了许多被厌学困扰的家庭的发展规律。“这。。。”,爸爸皱着眉头:“给我们一些时间考虑一下吧”。“谢谢您的坦诚”,我转向男孩:“你父母看上去也不是死脑筋,你怎么看?”“说实话,他们的态度让我挺意外的,我没想过他们会愿意去考虑”。我们的第一次谈话就此结束,相约3周后再见。
2018英雄联盟S8赛季世界总决赛现场(图/视觉中国)3周后家庭来见我时已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首先,男孩这段时间愿意间断地去学校了。我问他这种改变是怎么发生的,他告诉我已跟父母达成初步协议,父母经济上支持他去某战队试训半年,如果半年后不能转二线队员他便作罢,这段时间他们正在寻找合适的战队。“和他们说好后,我感觉心里一下就通了,顺了,好像突然觉得未来活得有意义了。他们再跟我说上学,我也没那么烦了”,男孩说道。人就是这样有趣,也许我们当下做的事不能直达我们心中的梦想,但只要怀揣一个自己渴望的将来,你的整体精神面貌便会不一样。这也许能解释为何当初马丁·路德·金一直用“I have a dream!”来激励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的星火。因为他也许最清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人们一时的消沉,不是因为他们无用,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和自己的梦想相会,没有让梦想燃起。6个月后,一家人再次来见我。这一次,男孩再次给了我一个意外,他说自己暂时放下了成为职业电竞选手的想法。我问为什么,他说:“这3个月给了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我去的那个战队有几十名训练选手,大家住在战队租的一栋集体宿舍里面。那里管理很严,每天我们早上7点多起床,洗漱吃饭,然后8点半开始上班训练,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继续练到6点。每天如此,完全是半军事化管理,每周只有周日可以休息一天。其它时间,好比晚上,要请假获批才能出去,不然被抓住私自出去或者晚归会被扣分和扣钱。”男孩说,在那里都是怀揣电竞梦的同龄人,每天大家都在进行忘我的高强度训练,几乎天天都有新人来,旧人走。而离开的队友们,许多也是因为承受不了训练的这份强度和严苛。“许多小孩原本是网瘾,到那里反倒是把网瘾治好了”,男孩有些自嘲地说:“那里比我厉害,比我拼命的人有很多,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我觉得我拼不过他们。”“对啊,所以现在想来让他去体验一下还是好的,这下也知道现实情况是怎么样的了”,爸爸在一边附和道。我发现这一次,男孩没有反驳爸爸。我没有去评价男孩,而是问:“那接下来你是什么打算呢?”“未来要做什么职业还没想好,再说吧。我觉得还是回去上学,起码拿个大学文凭吧。虽然我不喜欢读书,但文凭是块敲门砖,如果我连这块板砖儿都没有,估计以后也做不了什么”,男孩回答道,一如既往的冷静。我们相约3个月后见。再见时男孩又长高了一些,看上去精神状态比之前好了许多。我问他最近做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他说:“医生,我一直想跟你说,你很特别。你是唯一一个从不劝我去上学,但又能让我回去上学的人,你也是我认识唯一一个能把游戏搞得那么透的医生。”男孩告诉我现在的课业他应付得来:“因为父母也不期待我成为学霸”。他也有了新的快乐喜爱:在课余时间做游戏和漫画手办。他在自己家里建了一个微型手办工坊,利用业余时间做的一些手办还能卖点小钱。“现在我在我们同学里算小富翁了。我想以后我要去看哪所大学有没有相关的动漫手办设计专业”,男孩有些得意地说。我能从男孩眼中看到梦想闪烁的光芒,也能感到这种光芒在逐步驱散他那颗“空心”中积累的迷雾。虽然他未来究竟会做什么谁都无法预测,但这已不再重要。只要他心中怀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劳累时不再感到心中空空如也,挫败时眼中依然有那个闪烁的,让他想到便能重燃动力的梦,便足够了。日本某创作者做的手办,做工精细者一件价格可高至好几万
-End
大象心理拥有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团队,提供个人成长、青少年教育、亲子、家庭、婚姻、情感等亲密关系等咨询服务。你可以选择线上语音、文字、视频咨询,也可以线下面询,形式非常丰富。
请戳下文推荐阅读部分了解详情。
大象心理——致力于让更多的人成为自己的疗愈师。
专注泛心理科普与心理咨询服务;
提供青少年教育,亲子、家庭、婚姻、情感等亲密关系及个人成长课程;
关注我们关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