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体感失调的表现
本体感不良的儿童会出现如下症状:
动作协调不良,身体平衡困难,走路容易摔倒。动作记忆差、学技术困难,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拿筷子、写字或绘画的能力远低于正常儿童,体育运动技能差(不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过分怕黑,在暗处经常手足无措而哭闹。方向感不强,经常迷路或迷失方向;
发胖(虚胖)、散漫,站姿、坐姿和看书姿势不正常(托腮),易驼背和近视;
学习能力低,常有语言、阅读、听写和书写上的障碍,思维迟滞、记忆不良,音乐课发音不准,与人交谈或上课发言时口吃;
挫折感多,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自我形象差。情绪控制能力差,爱发脾气,较多服从而没有创造力。
三、本体感的训练
为了训练儿童的本体感,心理学家设计出了体型较小的滑行板,目的是要通过较强的肌肉收缩为脑干部统合提供感觉输入。
持续的肌肉收缩能够增进肌梭机能,肌梭发生的感觉输入往往导入小脑,对脑干部的统合功能起到促进作用。
爬隧道:
用几个大纸箱去掉纸箱的底部连接成一条隧道,请儿童爬隧道探险,发展动的协调性。
这些是晚上常玩的一种小游戏,用手做成一些姿势,灯光一照,在墙上显出好玩的影象。
其作用在于通过一些有趣的表象吸引儿童活动自己的肌肉关节,形成本体觉。
玩冰棍儿:
拣冰棍之小木棍若干,玩时将大家的木棍合在一起,拿在手中,向平地上一撒,用一根木棍从下挑弹起撒出的木棍,每挑一根不许碰动其他木棍,挑成功者木棍归己所有,挑坏,则由下一个人来挑。
这种游戏在挑弹过程中要求的是细心和动作精细,稍大则有可能挑坏,在娱乐中不知不觉促进了精细动作的发展。
指头立毛掸:
找一鸡毛掸,将扎有鸡毛的一端朝上,光的一端立于手心或手指上,身体随鸡毛掸倾斜而走动,使鸡毛掸立于手心或手指长久不掉下来,还能做鸡毛掸在手上移动和倒手等花样儿动作。
踢毽子:
这一过程也是一个既要平衡身体,又同时要求视触协调一致才干踢中和持久。
另外“拽包”与丢沙包类似,也是幼儿在跑跳躲闪中熬炼协调能力的不错的选择。
荡秋千:
让孩子抓紧,坐或站在上面,父母前后左右地帮助摇晃孩子;
挠痒痒:
让儿童躺在床铺或软垫上,张开四肢,由父母亲跪在身旁,在儿童身上敏感处玩抓痒游戏,可以每天进行10至15分钟左右。
翻筋斗:
让儿童在垫子上面自由地翻筋斗,随便前翻、后翻都可以。
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使儿童健康、充满活力,而且能刺激、调整、提高孩子的本体统合能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