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景材料
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导、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专家参会的国际疾病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指南现场研究协调会上,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游戏成瘾)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被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这意味着即将发布的CD-11中,游戏障碍将与合成毒品、酒精、烟草、咖啡因、非法药物等列入物质使用及成瘾行为障碍。游戏行为失调将作为心理疾病,与一部分成瘾特征共同被记录在案。
其中明确划定了三条评判标准:
1.在玩游戏的频率、强度、时长、开始和结束,以及游戏情景上缺乏自制的情况
2.将玩游戏的优先级排在其他生活兴趣与日常作息行为之上
3.在过度进行游戏导致负面影响后,仍旧会持续甚至加大玩游戏的力度。
世卫组织(WHO)宣布游戏成瘾即将被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这一宣布引发了广泛争议。
提问1:涂老师,您是怎么看的呢?
涂老师:这个宣布确实引爆了很多争论,我看到网上有些网友的发言很有意思,好比:
有人说:你说我好好的一个人,健健康康的,怎么就成精神病了呢?
还有人说:买股票算不算?买彩票算不算?追星是不是也马上要被列入精神病名单了。我工作强制成瘾了怎么办?是不是也是精神病?我工作压力越大,我打游戏的时间会越长。我都是利用玩游戏来释放工作压力的。现在,我是有病还是没病?
也有人说:不是游戏好玩,是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意思。
更有意思的说:都别惹我,我有精神病。
我仔细阅读了这个宣布,我个人觉得这个宣布自己没有问题,因为它的重点并不在“游戏”两个字上,而是在“成瘾和行为障碍”这些词上。
就像一个病可能有很多症状,好比感冒这个病就可能出现如头痛、流鼻涕、打喷嚏等多个症状。而游戏、酒精、烟草、咖啡因、药物、股票、彩票、明星、钞票甚至我们说的购物自己只是一个症状载体,更形象地说这些都是钓鱼时浮在水面的浮标,自己并不代表什么。只是“瘾”这个症状的新载体而已。
真正重要的依然是浮标下面隐藏的鱼是否上钩的部分。而游戏只不过恰好符合病因的某些特征而在这个时代新入选为症状表达的新增载体而已。
成瘾者不在这个载体成瘾就会在那个载体成瘾,这与受体的差异有关,与具体的载体特征关系不大。
提问2:大部分人将游戏作为娱乐,减压放松的代名词,但部分专家认为游戏是致人成瘾的危险来源,按您所说,如果游戏是瘾的一个载体,您认为作为一个玩游戏的人在面对游戏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个怎样的心态和认知会更有利于趋利避害呢?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游戏带给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呢?
涂老师:这是一个好问题,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热映的一部电影叫《头号玩家》,游戏的主角最初确实是有因无力改变与适应现实的困难,出于回避现实的需要而深陷游戏,但是因为游戏竞赛精彩的奖励设计与角饰演功能,他不仅体验了精彩的智力闯关,还收获了虚拟世界团队协作与浪漫的恋爱,完成了个人英雄之旅,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种历练,理解了游戏设计者的初衷:所有游戏的成果都在现实层面变现了。游戏成为他改变现实世界的一个历练场。在这个电影中,我看到了游戏的两个功能:
(1)帮忙人们回避现实挫折和不良情绪体验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而言,它确实有减压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是通过屏蔽情感而达成的,实际并不能增加人真正的抗压能力,而且回避模式固化后对人也没有什么好处。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讲的一个女孩失恋之后,每天在地铁统计人来人往的数量,通过这种麻木的计算缓解失恋后的丧失之痛。所以,当我习得自我觉察之后,每次玩那个消消乐中途意识到我的回避状态时,我会停下来感觉一下:如果我不玩这个游戏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呢?我通过这个游戏要回避的是一种什么难以忍受的情绪呢?我现在能尝试停下来和我刚刚逃开的情绪在一起呆着试试看吗?
(2)游戏的第二个功能是角饰演功能,人们可以通过饰演某种面具角,来让自己进入另一种与当下的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物设定之中,习得或做出一些自己原本没有或者不能做出的表现,去经历自己前所未有的体验。
这种饰演是身临其境式的,游戏精心设计的进阶过程、故事情节、任务成就甚至画面音效等都能让各种水平的玩家没有操作障碍地进入各自的“心流状态”。以至于我们原有的脾气个性、行事风格或价值观等也会在其中发生一些改变。从这个角度而言,游戏是有助于人心理发展的,好比我的儿子特别喜欢玩《我的世界》,我专程为此请教过一个儿童心理学专家,他说这个游戏设计很有意思,与我们心理学中的沙盘有同样的功能,起到了儿童从全能自我转向现实自我中间的那个过渡客体与过度空间的作用。
提问3:它对心理从业者有什么影响吗?
涂老师:但愿昔日针对青少年网瘾的电击疗法不会卷土重来,而应该借这个症状深入到成瘾的源头找到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
提问4:WHO将游戏成瘾给了标准定义,主要是因为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并产生负面影响,产生心理或生理伤害,这种心理伤害在心理学里具体是指什么?
涂老师:它同于瘾症带给人的伤害。
提问5:对整个心理产业的生态发展又会有什么新的影响吗?
涂老师:舆论哗然,可能会催生一些新的有效或完全反效果的治疗项目吧!
提问6: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小孩沉溺手机游戏的行为?该怎么做?
涂老师:家长首先可以跳脱家长与孩子的对立视角,来到一个更综合的视角:
(1)游戏自己很吸引小孩,他在游戏里获得了什么?自尊?快乐?创造力?回避了什么?学习适应困难?亲子沟通不畅?
(2)如何调和作为家长这个角的期望与孩子的需求?协商重拟规则、协助建立意志力、补充现实情感支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吾爱教育创始人
吾爱宝宝平台发起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人格心理学者
文章首发 | 吾爱宝宝
图片来源 | unsplash
扫码快关注
给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