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直升初二STEAM项目式学习,以我校附近空地筹建游乐场,拟定引进“过山车”为现实虚拟项目布景。活动方式为进行公开招标——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依照要求学习过山车项目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学科知识,打破学科壁垒进行创意融合,并完成相关标书的撰写,进行现场“竞标”。
“招标会”正式开始前,同学们于静候间回顾了项目宣传片——画面中的一幕幕勾起了他们的回忆,想到了一起进行项目学习的点点滴滴。从开始时拙笨到手足无措,生疏至彷徨茫然。到如今,他们褪去青涩,对知识和理论有了自己的见解,并能将之熟练运用于实践。同学们的进步,真可谓竿头日上,瞬息千里。
在主持人宣布开始之后,九个工作小组依次上台“竞标”。
01
第一个上台的是“同心”工作室。他们的介绍让同学们耳目一新。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过山车的车座,采用了罕见的3人或2人一车的形式,乘客间的关系可以是情侣或是子女。在体验到刺激感的同时,游客们也可以在工作之余,感受一下与家人相处的时光。这样富有人情味的设计得到了场内的一致掌声。他们最终获得了“最佳团队奖”。
02
第二个进行竞标的是“亦星”工作室。与其他组不同的是,在过山车材料方面,他们整理出实际建造过山车的所需材料,与STEAM课程中学到的有关金属、高分子材料的知识相结合,将其应用到了自己的设计当中。像座椅靠背的相关材料,他们就使用了聚氨酯发泡材料、亚克力材料、丁基橡胶……最终该工作室荣获“攻坚克难奖。”
03
接下来竞标的是“尖叫空间”设计有限公司。他们的设计理念是“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并且根据设计理念进行过山车的场景布置,呈现出清新自然的丛林风貌(内嵌装置使用了较高树木或树木模型)。过山车下段模拟海洋,360度竖直回环模拟为海啸,水平360度模拟潜水,同时布置水池,适当地摆放了森林及海洋动物模型。他们的主题过山车设计新颖,富有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最终该公司荣获“最佳团队奖”。
04
第四个上台的是“飞龙遁地”创意有限公司。他们的过山车自上而下宛若一条盘亘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巨龙,在经过360度螺旋及竖直环绕轨道时,游客将体验到一种乘着游龙遨游于天地之间的感受。这样富有新意的设计,令同学们不禁拍手称赞。最后,该公司获得了“最佳推介奖”。
05
第五个进行汇报的是“Together亦启”创意科技工作室。他们工作室拥有两个过山车设计草图,在进行严密分析,对比其中利弊后,建造了现在的过山车。根据计算,这种设计的耗材开支较小,各种设施更为齐全多样,娱乐性及平安系数高。最终他们获得了“最佳模型奖”。
06
第六个分享标书成果的是“STEAMER”创意科技工作室。他们的设计应用了三角形稳定结构,计算了轨道合理的倾斜角度,包管了稳定性与平安性。该工作室在设计过程中共进行过六次重新大改造,最终的设计尽可能减小摩擦力等因素对过山车行进带来的影响,使能量损耗降低到最小。他们最后获得了“最佳推介奖”。
07
随后进行竞标展示的是“天堂制造”设计有限公司。他们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在设计过山车时所用到的物理知识。严谨科学的语言让同学们为之信服。同时,他们的小组成员利用信竞、数竞中的知识来解决在计算过山车数据时遇到的难题。学以致用的能力和精神令同学们啧啧赞叹。他们最终获得了“最佳学术奖”。
08
第八个进行汇报的是“Great Team”设计责任有限公司。他们设计的最大优势是拥有一个完整的进站系统——在接近轨道终点时,会有一系列的减速装置,等到到达终点,动能便可以完全消耗掉。此时过山车进入站台,乘客可以在此处下车。这样富有新意的设计让评委们纷纷点头。他们获得了“最佳创意奖”。
09
最后一个出场汇报的是“天工开物”创意科技工作室。轨道形成闭环是他们的最大优势,维修简单,操作便捷,效率更高。当然弹射起步也是一大亮点,此装置能够使过山车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快的速度。两个链条装置则作为过车山的高台攀爬装置,其实用性、方便性和刺激性首屈一指。
此外,盘旋、回环等特色不断地更新着乘客的反应,能够使刺激达到极点,回环大小合适,高度合适,不会使乘客出现意外的身体状况。
不负众望,他们中标,获得了“亦中学子未来工程师奖”。
“这次steam课程我们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将各个科目融合学习,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深奥的知识也并不能阻挡我们学习前进的脚步。这也为我们未来的学习道路打下了基础,培养了创新和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同样,我们也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互相帮忙、配合,彼此信任、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成果。”许子晨如是说。
之后,李长青校长和强胜老师分别进行了总结和点评。
“我们学校在同学们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有组织推进、成立学校的工程学院、少年科学院,筹建项目组,吸纳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来学习、参与。也许在将来,我们的学生当中,就有这样工程设计的专家、大师出现。衷心祝愿同学们学习愉快,取得更大的成就。”
听完李长青校长的话,同学们都深有所感,并在心中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本次项目实施外聘教师、过山车搭建指导老师强胜对以上的竞标内容进行了点评,指出了亮点和仍可继续改进的地方。如不足在于同学们关于项目进展的时间分配不甚合理,标书写作的设计亮点不够突出。但瑕不掩瑜,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求知态度、实践理念和合作精神,都让老师们为之惊喜不已。最后,强胜老师表达了对大家的喜爱和不舍,同学们颇为感动。
到了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同学们情绪高涨,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看着获奖同学们的笑颜,老师们也不禁按下相机快门,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
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解开了传统思维的束缚,从多个角度,用双手、热爱、真挚、坚持,营造出了儿时梦中那个乘风而下,亦或是直入云霄的过山车,仿佛也身临其境,走入了这个由他们创造的世界。在投标、竞标,搭建过山车和撰写标书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受益匪浅。他们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离未来更近了。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也将用知识、勇气和坚持来面对一切难题。
*一颗彩蛋:准备过程
过山车的搭建少不了知识的参与,各个学科的老师利用仅有的一周时间给我们传授知识。黄心悦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过山车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些是我们从未接触过的,例如:圆周运动、做功等等高中才会涉及到的物理学原理;张秋分老师向我们普及了金属以及高分子材料等关键的化学材料。这对于我们的确是难上加难,甚至遥不可及。但就是在这些重重的困难压在我们的身上时,我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攻坚克难,不畏险阻,真正地用心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没有辜负老师们的期望。
知识掌握后,最重要的就是实践。为了更好地进行模型搭建,每个小组绘制了独一无二的设计蓝图,他们在每一个细节勾勾画画,每一个角落都渗透了设计师的心血,由此才能呈现出最好的形态。结合设计,同学们就开始快马加鞭地进行模型搭建了。
模型搭建是苦活儿,需要同学们通过不懈的付出才能完成。他们每天中午、下午的答疑时间,都会去尽自己所能搭建模型,甚至付出了周末的时间,整天地在这里工作。付出时间往往是不够的,模型的每一个亮点都融合了同学们的汗水。零件是拼插的,只有用力组装才能将它们牢固地连在一起,而最长的零件也不过18厘米。为此,许多同学的手磨破了皮,甚至磨出了血泡,却始终没有说过一句放弃。
当然,差错在搭建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同学们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材料,也是第一次搭建如此巨大的模型,每一天的进展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漏洞。但同学们没有被打倒,而是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原因,找出来那个未知的漏洞。好比:如何不改变高度而改变角度去增大速度呢?同学们列出表格,反复试验,也许十次中只有一次能达到预期速度,但他们不会灰心,不会气馁,认真专注,这样才最终解决了问题。“我组在第三天的搭建中巧妙地利用了连接器可滑动的性质解决了反复实验耗费时间的问题。”他们对每天的搭建做了记录,有问题,有原因,有总结,有反思。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记录中,填补了一个个隐藏的漏洞。如此一来,任何的漏洞都不会再成为漏洞。同学们勇于试错的精神值得嘉奖。
模型终于在最后一周竣工。从11月11日起,同学们进行标书的撰写、图纸的设计和改进,以及制作项目成果汇报所使用的PPT。这个期间,他们要一遍又一遍地改草图,计算从模型到现实用材的比例。不厌其烦,橡皮渣掉了一地,石墨香“绕梁不散”;写标书,计算造价,细数过山车耗材,平时有些跳脱的学生,也态度严肃,生怕又要重新数清材料数量;PPT制作,动画模板一齐到位。八分钟的介绍时间,他们争分夺秒,力争把细枝末节都做到分毫不差,为的是在招标会上呈现出最亮眼也最完美的表演。
——By 逯鸿扬 冯欣瑶
彩蛋2:小组学习心得
Together 亦启(李倬艺组)
为期三周左右的STEAM项目结束了,我们组在最终的投标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每一位成员纷纷表示在项目中收获很大,既收获了知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
在过山车搭建周,我们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初对搭建十分陌生到最后的轻车熟路,能考虑到模型的美化程度。我想,这少不了我们每一位组员的努力。在搭建周,我们曾因为刚刚结组的不熟悉、因为一些小细节发生矛盾,因为小车始终无法正常通过模型而愁眉苦脸……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们迎来的,是团队中的欢声笑语,是小车成功通过而带来的无限喜悦。
在竞标准备周,我们每一位成员各司其职,都做好了自己所负责的任务,两位主讲人亦是如此,因为我们团队这五个人的努力,才使得在最终的投标环节,让自己的团队成功有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呈现。
在这次STEAM项目中我们可能还留有遗憾,但我们并未感到沮丧。相比于结果,过程对我们更重要,我们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对学科知识进行了学习,也懂得了如何与他人进行友善的沟通、合作。
Great Team(赵嘉熠组)
在12月3日,我们自小学段以来进行的STEAM过山车项目圆满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组的每一个人都收获了许多。
这个项目刚开始时,大家对过山车的搭建是完全不熟悉的。我们从最基础的操作学起,不断试错,不断调试,在改进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一些自己独创的技巧,这些东西在日后的搭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让每一位组员意识到犯错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犯错了,我们在解决的过程中会获得许多独一无二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无论如何从别人那里学不到的。
在活动过程中,除了技术上的收获,我们也学到了大量团队合作与团队决策的方法。在最初,这个团队内部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队员之间有情绪,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看问题过于理想化,做一些激进的决策等。随着团队的渐渐成熟,队员之间配合渐渐默契,我们学会了认真倾听别人的创意想法;决策时,在不过于守旧的前提下,认真分析方案的可行性与收益。这些收获让我们在后期及时避免了一些重大错误,为成功铺平了道路。
我们认为,这个项目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将课堂上所学的应用于实际当中,并在实践中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种知识的转化能力在我们未来的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
尖叫空间(高千灵组)
陈子悦:“某些时间,搭建只有我自己一个人。这使我感受到了一份多出来的压力。但就是一个人的搭建,使我在steam预备课上更加认真的听讲,在独自搭建的时候更加聚精会神。”
蔡越同:“没有人知道小车什么时候才能通过,买彩票般的失望与期待。我们在失败中成长,在绝望中坚强,因为我们知道,还有人在陪伴。”
高千灵:“模型搭建中见真知,团队合作中解真情。记得小车通过时全队的狂喜,仍思电子图纸忘记保存的挫折。”
冯欣瑶:“一次次的修改,难题,争吵,推翻,都在挑战我们的人际交往和知识储备,在紧张的同时,也有一种压力所带来的热血沸腾。”
李维婧:“但令人开心的是,最后我还可以扶着我画太久而画疼了的腰,在招标会上向众人展示着我的画卷。”
张钰晨:“steam这一周算是比较忙了,又体验了一把‘竞赛赛前集训’。各个地方跑来跑去的,微信步数也比之前多了不少。图纸中间因为手绘版修改次数太多变得很黑,直接改成了电子版,还用熟了一个之前完全不了解的软件。可以算是有所收获了。”
天工开物(李博研组)
这次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而正是这挑战,激起了我们不断尝试、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此次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动手和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些完美的设计在真相面前被迫下马,一些用常识判断的结论在数据面前低下了头。
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合理的组织,能够把我们的价值最大化。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有自己的岗位,任何一个岗位都不会空位——如果有,那必定会有人身兼两职。小组中,我们互相交流意见,每个人都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也不放过每一个不同的想法,尽管观点是错误的。我们有争执,有失败,但永远不会怨恨。在此过程中我们增加了默契,彼此信任和包涵。纵使多次失败,仍然坚持不懈,向着最快最好出发。我们小组就是因为这些,才能完成并做好这个庞大的项目。为了这个所有人都尽力追求的目标,我们做到了“致广大而尽精微”。
期待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活动。
同心(武紫琪组)
在这次的steam课程中,我们收获颇多。从第一天对过山车完全不了解,只是建个下坡都要至少三个小时。到最后一天有自己的心得,可以迅速找到问题并修正,中间经历了不少困难。材料不足、过山车结构不稳、运行速度过慢、容易发生意外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们身边,常常是刚解决了这个,那部分就又出问题了。但不管发生什么问题,组员们总是可以团结一心,勇于面对、迎接所有难题,无形中增加了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虽然最后的结果并不是最完美的,但也倾注了组员们的心血,是无数次修改之后的产物。相信在下次同类型课程中,同学们会表现的更好,做出更完美的建构。
STEAMER(吴方兴组)
在本次的STEAM过山车项目中,我们小组有许多收获。在搭建过山车模型的过程中,我们组内成员有许多分歧,好比在任务的分配上,我们没有事先放置好,导致搭建进度很慢,甚至差一点没有搭完模型,也许是因为“患难见真情”的原因,我们小组在最后变得十分团结,这此活动让我们体验到了团结和分工的重要性和好处。相信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能像最后的自己那样,那样努力,那样奋斗。
亦星(贺扬名组)
一周的磨炼,使得我们小组的同学们都深有收获。还记得我们小组刚刚成立之时,我们连一个基础模型都搭不出来,但一个月后我们的模型便已能让全组同学为之骄傲,对于这点,大家都深有感触。知识方面,我们都学到了许多关于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方面的课外知识,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生活方面,我们在小组协作中学会了团结,懂得了友谊的可贵,更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回首当时,无论是项目对物理知识的极高要求曾让我们手足无措,还是材料紧缺使得组员们都只能在“拾荒”中勉强过日,哪怕我们的支撑结构曾失败到被老师点名批评,做了全班的反例,但我们始终坚持,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取得了成功。即使我们的模型可能并不是做的最好的一组,但经过这整整一个月对它的打磨,至少在组内,它就是我们心中的最强过山车。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模型,是付出了我们时间,是付出了我们努力,更是付出了我们心血的作品。它,可以说就是我们组的智慧结晶,是我们组的骄傲。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个月的学习和我们取得的成果:不求最终名次高低,但求过程问心无愧。
“亦星”,最棒!
飞龙遁地(张之楠组)
历时三周的steam课程转眼结束,紧张激烈的竞标活动也早已告一段落,我们纷纷地从忙碌的过山车搭建事业之中抽出身来,回归到日常的学习当中。虽然这些美好的日子就要一去不复返了,可是这些日子里我们所有的收获,将会一直陪伴着我们。
走在百米长廊里,望着出自我们团队之手的过山车“飞龙遁地”号,队员们心里感慨万千。“这是我们十三个日夜的心血。”一位队员这样说道。确实,初次在强胜老师的课上接触过山车的设计与搭建,我们满怀希望,却什么也不会。于是老师一点一点地带我们学,带我们了解更多有关设计过山车的科学原理,我们也在课下默默地收集有关过山车的更多知识用以攻破一个个技术难关:360度竖直环绕、720螺旋过弯、720度螺旋环绕……我们计算着小车的加速度,计算着人体承受加速度极限,我们努力地解决耗材过多的问题,我们克服了轨道不稳、小车卡在轨道上、末速度太大无法回收过山车等等问题,我们耗尽心思地寻找着合适过山车的材料,一笔一划的、货比三家的计算耗资……这些天,我们每个人都发挥出了自己的十二分水平,没有人偷懒,就连平时比较懒散的人,都舍弃了自己休息的时间,全心全力投入到steam活动之中。
即使我们最终没能获得较高的奖项;即使我们的过山车还有许多没有完善的地方;即使我们的许多设想都还没来得及实现,我们也没有遗憾。因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但收获了许多知识,而且培养了勇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这是我们团队认为最贵重的一点。
天堂制造(苏珩组)
这次steam课程,我们小组从中学到的不只是一些物理的知识和化学的知识,也不只是搭建的方法与技巧。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我们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我们在搭建底座的时候多用三角形。我们知道45°的加速轨道能让速度最大化,所以我们搭建了这样的下落加速轨道。我们通过牛整理第二定律和向心力离心力的知识算出来了360度盘旋轨道的最合适的直径。
我们小组有很多同学是参加竞赛学习的,所以有些同学就学以致用,用所学到的知识编写程序以解决实际预算问题。
这种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物品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很多的,涉及面是很广的。可是当我们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些与工作无关的知识可能就会被遗弃。我们学习到的知识是具有一定阶段性的。这种把知识转化为现实去实现价值的能力是使我们一生受益的。
这也就是我们在steam这个项目中学到的极为重要,且平常学不到的东西。
撰稿&摄影:冯欣瑶 逯鸿扬
指导老师:李星瑶
摄影&编辑: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