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要促进创客教育、跨学科教育(STEAM教育)等新兴教育模式在学校的普及和应用。〔1〕STEAM教育包含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五个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STEAM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领域日益受到关注。STEAM教育强调开展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式、体验式游戏活动,这对幼儿动作技能、科学思维、团结协作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幼儿园建构游戏是一种跨学科的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参与、发现、探索世界的机会,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
本文基于STEAM教育理念,探索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施策略,以提高幼儿园建构游戏的质量。
STEAM教育不是五大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强调对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的联系,即科学是工程的基础,技术是科学或工程的产物,数学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和工程中,艺术又贯穿其中。
STEAM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教学,即学生通过项目式教学,在“做中学”和“体验式学”中完成对事物概念和规律的知识建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以及教师的支架式教学,体验合作的乐趣。学生还可以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探索新技术,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建构游戏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游戏活动,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协作性、艺术性等特点。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结构的材料来建构、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综合性特点体现了STEAM教育中学科融合的理念,关注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
建构游戏中涉及的结构力学与STEAM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内容相关。建构游戏相当于设计建构一项工程,游戏的过程与STEAM教育中探索、设计、制作、测试与改进等步骤相似。建构游戏中涉及到的排列、组合、拼插、镶嵌、旋转等技能是建构美学的基础,与STEAM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内容相通。建构游戏中关于积木数量清点、种类划分、排列方式等的学习又与STEAM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内容不谋而合。
STEAM教育强调开展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式游戏活动,强调“做中学”。基于STEA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对幼儿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幼儿认知发展来说,基于STEA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更加关注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幼儿在跨学科学习中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参与多学科交叉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建构活动,有利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以真实问题为导向的建构游戏还有利于引导幼儿不断探索现实世界,构建主体认知。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游戏中解决问题,也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就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来说,基于STEA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互动能力。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可以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也可以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还可以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忙,这不仅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另外,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对新问题、新想法进行持续的评估、决策,有利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
STEAM教育以项目式教学为基础,强调教学需要遵循动机激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反思与迁移等基本理念。本文借鉴美国STEAM教育活动的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改进阶段、总结与评价阶段,探讨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施策略。
1.准备阶段
第一,提供丰富多样的建构材料。STEAM教育是依托丰富多样的工具和材料开展的。形状多样、颜色多样、材质多样、低结构化的工具和材料,如齿轮积木、磁力片积木等,可以帮忙幼儿不断探索建构过程中的奥秘,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与想象空间。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大型的建构材料,帮忙幼儿探索空间概念。幼儿园还可以为幼儿提供包含数学元素的辅助材料,如尺子、水平器、垂直测量器等,帮忙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对建构物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3〕丰富多样的建构材料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在游戏中学习,实现“做中学”的目标。
第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STEAM教育强调开展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式、体验式游戏活动。在这种理念下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注重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冬天幼儿脱下的厚衣服不易放进活动室储物柜的小格子里,而且拿出来穿时也非常不方便。这时,有幼儿想出了把衣服挂起来的法子。可是,幼儿园并没有合适的衣架。教师没有主动提供衣架,而是引导幼儿想法子解决问题。有幼儿想到可以把长木条钉起来做一个衣架。在教师的帮忙下,幼儿成功做出了衣架,解决了存放衣物的问题。
第三,提供充足的“做计划”时间。STEAM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活动前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计划”。当前,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教师相对比较重视幼儿的操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引导幼儿“做计划”。计划不周,可能会导致幼儿在建构过程中遇到一些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如积木的数量不够,颜色搭配不和谐,选用的积木形状不匹配等。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做计划”时间,不仅可以帮忙幼儿事先做好规划,也可以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建构游戏中,有利于幼儿主动性、坚持性、专注性等学习品质的养成。
2.实施阶段
第一,提供足够的动手操作机会。STEAM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取直接经验。给予幼儿足够的动手操作机会,可以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实现自己的构想,有利于帮忙幼儿掌握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鼓励小组成员团结协作。STEAM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多样化的合作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建构主题,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幼儿根据不同的建构主题选择合适的同伴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用多样化的合作方式解决问题。
3.改进阶段
第一,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基于STEA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不仅关注幼儿的自主操作,而且强调要给予幼儿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对幼儿思维方式的引导。例如,在搭建房屋时,由于需要大量的长方体积木,幼儿时常会争抢长方体积木,却没想到被“冷落”的正方体、圆柱体积木等也是搭建的合适材料。又如,在搭建高塔时,幼儿会碰到因为积木排列方式不当导致高塔一碰就倒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观察,抓住每个问题的关键点,运用情境体验策略、平行示范策略、角色体验策略、语言支持策略等,及时给予幼儿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幼儿发展。
第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反思时间。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如让幼儿利用网络资源库自主学习建构技巧,或为幼儿提供一些图片、视频资源,帮忙幼儿解决建构过程中的困惑等。此外,为幼儿提供反思的时间也是很有必要的。幼儿可以有意识地反思自己在建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尝试用新方法、新材料、新技巧解决问题。
4.总结与评价阶段
STEAM教育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测试与改进”。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置建构作品互评环节,展示每个小组的作品,请全班幼儿一起评价各小组的作品,引导幼儿探究其中的奇妙之处。教师还可以设置建构游戏总结环节,在建构作品互评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总结,以帮忙幼儿巩固和完善自身的建构知识,发现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之后的活动中加以改进。
基于STEA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不仅要求幼儿园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建构材料和合适的建构时间、空间,而且要求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具备工程思维、技术思维、艺术思维,并将其与科学思维、数学思维联系起来,帮忙幼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跨学科思考的能力。教师只有准确掌控STEAM教育理念,并将其与幼儿园建构游戏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袁磊,赵玉婷. STEAM理念与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深度融合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1):50-56.
〔2〕崔鸿,朱家华,张秀红.基于项目的STEAM学习探析:核心素养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4):54.
〔3〕侯杰,刘洁.STEAM理念下的游戏课程初探〔J〕.山东教育,2018,(Z2):71-72.
图片/ BérengèreDelaporte
编辑排版/周珊
⊙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