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STEAM,可以说是最近非常火热的话题了,浙江示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教授、学前教育系主任赵一伦博士针对STEAM教育的课程建构,在CPE中国幼教展论坛上分享了他的真知灼见:STEAM教育的价值是什么?STEAM应该如何纳入幼儿园的教育体系中?
为什么STEAM教育得到各国追捧?
首先来看STEAM是什么?大家都知道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与数学(Mathematics)英文首字母的缩写。但比起简单的学科叠加,STEAM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STEAM是一种重实践的超学科教育概念。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仅仅依靠某一种能力的实现,而是需要介于多种能力之间,好比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建造过程中,不但需要科学技术,运用高科技手段创新产品功能,还需要好看的外观,也就是艺术等方面的综合才能,所以单一技能的运用已经无法支撑未来人才的发展,未来,我们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综合型人才。
很多人认为STEAM是美国发起为了鼓励培养理工科人才的教育系统,这个系统的执行,可以帮忙培养更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但其实在美国也是STEAM也经历过自己的进化的,从最开始的STS(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到STEM,最后才加入ART(艺术),变成现在全面综合的STEAM。这样才符合21世纪对未来人才的复合需求,才得到世界各国的追捧。
我们国家从研究的角度来讲,2008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开始研究介绍美国的STEAM教育是什么,如何在中小学展开,陆续有了一些研究。到了2015年,李总理提出“双创”口号以后STEAM迅速的在我们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尤其在中小学中开展得如火如荼,高校对STEAM教育也非常重视,现在的创新创业教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呼应。STEAM教育在2015年教育部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当中都被正式提出来,在2017年小学课程标准尝试开展STEAM教育, 9月份从原来的三年级改为一年级开展。
我们国家也召开了第一届的STEAM大会,2018年又出台STEAM教师能力等级标准,大家都在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STEAM教育的发展。其中的焦点是师资怎么培养,这也是世界的难题,从学科的视角,从整合的视角,大家都在探索自己的方法,好比专门设置了STEAM专业,或者认为应该在师范院校培养,可能都需要充分实践后才能得出结论。
为什么STEAM会被全世界关注?因为大家越来越意识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快到了,我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现在社会又将面临第四次变革。第四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智能化,而我们国家刚进入了信息化发展的第三阶段,我们前三次工业革命都是跟随者的角色,但如今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时,在某些层面我们应该是领先于世界的,我们这次可以有更多机会和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
这种智能化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自然也会受到这种冲击,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万物互联,你所接触的所有事物某种意义上都具有生命力,都可以通过大数据、互联网整合到一起,好比你坐在这里,系统就可以马上通过人体工程学的视角,建立数据模型,给你一个最舒适的坐姿,一个最适宜温度、湿度等等。
面对这样的未来,教育者首先要思考,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才能适应、面对、建设这样高科技的未来。是知识、能力,还是情感态度,或者是三位一体?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在知识匮乏的年代,知识就是力量,强调的就是科学知识;之后,我们发现光有知识是不行的,怎么能让知识转化为能力变成了研究重点;到21世纪我们越来越关注到以人为本,教育的纲要指南首先关注到的就是人,孩子的情感态度,自信心等,在这个基础上面才来谈能力、知识、技能等等。所以现在我们更多谈到核心素养,聚焦更关键的素质品质。
于是很多专家学者会想到,STEAM也许是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跨学科的整合会改变我们原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只有从教育体系上开始改变,才能够联系现在和未来,从而面对未知的挑战。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关注STEAM?原因就在于此。
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关注STEAM教育,因为这是和国家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竞争力是紧密相连的,他强调的是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新生劳动力的创新水平,而最终取决于这些学科的教育水平,特别是数学,它是理科的基础,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看到世界各国的幼儿园,中小学,每天必须开展阅读和数学,这两个课程要求每天都有。
大家都在关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是什么?教育最初只要我们学会读写算,这是最朴素的,发展到今天大家越来越意识到教育不仅仅只是读写学,学会做一个思考者、合作者、沟通者更重要。于是我们在21世纪学习框架当中提出了人才培养的18种要素,有基础性的,也有核心竞争力的。
STEAM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融合
STEAM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从这个层面大家都应该去了解熟悉STEAM教育,当然我们也在思考,幼儿园到底需要不需要STEAM教育?是不是所有的幼儿园都应该开展STEAM教育?如果说开展,它跟我们原有的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重新建构我们的课程,还是和我们原有的课程进行整合呢?不同的视角可以有不同的解读,目前很难有一个定论。所以幼儿园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取舍,不是一味地跟随流行,有时候坚持做自己,吸收各种不同的好理念为我所用,可能才能成为幼儿园自身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我们应该要客观性地来进行评估和思考,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STEAM的思维方式,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创新性地利用STEAM开展我们的幼儿园教育,而不是还在纠结要不要。因为从未来的发展上来看肯定需要的,但是怎么来做应该会有不同的方式。
STEAM如何融入幼儿园课程?我们原有的课程更多的讲到STEAM的计划,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的蓝图,一种规划,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当然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学科维度,通过放置学生的学习科目来和STEAM整合;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预期学习结果,关注能够获得怎样的知识和能力,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获得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而不是上升到知识体系,真正关注孩子自己的特点培养。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假如讲到学科,讲到知识,当然是很有体系性的,根据内容的维度可以很详细地划分出来,但是讲到学习经验和方法的时候,就会发现有难度,因为这些学习经验和方法是比较割裂的,碎片化的,通过某些结构框架,把它累积整合起来,则是一种深度学习的能力,这就是要幼儿园来发力的地方。
当课程的重心从学科转变到经验,从知识内容进入到以人为本时,紧接着需要关注的就是课程的态势由静态走向动态,很多幼师发现自己忽然不会上课了,以前是依照课程设置,直接照本宣科、循序渐进就可以,但现在要求和孩子互动,你得仔细研究每个孩子才能知道他们要什么,如何给予支持,这对老师们是个挑战。
幼儿园价值趋向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只是某一领域某一学科知识的学习,STEAM肯定不仅仅只是理工科。从整体教育来说,学科就像是支撑结构的钢筋水泥,光有蓝图没有支撑肯定无法造房子,但从幼教阶段来看,我们应该弱化学科,强调学科之间的学习,强调学习经验的梳理整合,所以比起分科教育,更应该提倡跨学科整合式教育。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STEAM在幼儿园中更有适合它生长的土壤。
建构幼儿园STEAM课程需要多维度尝试
从改革视角和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如何构建你的课程应该是主要的研究方向。幼儿园有地方课程国家课程,我们称之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剩下的是幼儿园可以自行发挥拓展的特色课程。所以目前幼儿园对STEAM教育探究最多的,因为我们可以用特色课程,园本课程,特色课程来建构幼儿园STEAM教育,当然也有把STEAM教育视为一种理念,甚至把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和它融合起来,这也是一种尝试,是一种思路。
如何构建STEAM课程的主题方案?课程之间关系到底是怎么样?我们可以从STEAM特性入手。它关注真实问题的解决,强调的科学探究、工程实践,具有跨学科整合的特征。我们原有的幼儿园开展的一些主题课程,往往强调的是生活化,对主题的探究,培养创造思维,和团队合作,这是一种探究性的课程设置。举个例子,好比说秋天的主题课程,会开展相关科学知识的教学,水果的成熟,树叶的观察,数学中有关树叶典型特征分析,虽然知识都是关于秋天的,但是彼此之前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这个课程属于什么学科一看即知,但STEAM课程会整合所有的知识,让它们融合在一起,如同把水果变成果汁,很难再区分出是哪几种水果,完全融为一体。
STEAM教育,或者是STEAM活动,更多的是指向深度学习,什么叫深度学习呢?传统学习是强调记忆、理解、应用,需要记忆背诵知识性的东西;深度学习则需要去分析、归纳、推理、评价、批判,从而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做出调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进行了自己的创造。
所以,我们要思考一下我们现在做的这些课程,更多的是知识能力的传递还是关注孩子自由创造的?让孩子针对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碰撞,学会分析评价,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创造,深度学习指向的就是高阶思维。STEAM教育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强调跨学科之间的整合,但以孩子为中心才是关键。
现在幼儿园当中可能更多的是聚焦在特色课程、园本课程这样的角度,因为它不是基础性课程,个性化程度更高,所以我们更多关注课程建构的理念思路和方法,而不是建构出怎样的一种结果,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STEAM教育的一种理念,没有所谓的唯一的正确的标准答案,而是需要不断的优化、测试、调整,最后形成一个适合于自身幼儿园特点的STEAM课程,首先我们要树立这样的观念。
STEAM教育更强调真实问题的解决,更关注求知欲的培养
从教育目标来讲STEAM倾向于培养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孩子全面身心发展,而不仅仅只是理工科, STEAM自己也是可以发展的,可以加入更多的字母,每个人都自己的理解,但我们开展STEAM教育的时候,先要充分理解它素质是什么?因为现在有的幼儿园并不是开展STEAM课程,仅仅只是一种项目,或者主题,更多强调的是综合,或者说跨学科的概念,而没有聚焦STEAM自己需要探讨的核心素养问题,这是我们要关注的,因为STEAM教育更多强调真实问题解决,多技术教课,融合的跨学科教育,以培养具有全面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根本目标。创新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一种需求,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是永恒的,变化就意味着不确定,不确定意味着无章可循,创造性地去解决思考问题,这才是面对未来世界的一种真实状态。
STEAM教育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探究和创造实际上有很多是共通的,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当中能够很好的萌发出他的创造能力,估计孩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环境,教育者有丰富的经验,指导孩子学习,陪伴合作干预孩子的学习很重要,允许孩子利用他们的想法赋予他们自主探索的能力,利用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去发现并最终创造出他们才能实现的东西,我们应该更开放、更包涵。
从STEAM的实施来看,更多是动手操作、探究,如何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帮忙孩子们理解,它需要一些载体,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好比说多学科的连接,融合往往不关注这些学科,关注的是具体的问题,我怎么样造一个运行的车子,怎么样造一个沉重的桥,不仅仅是围绕某一门学科,围绕着具体的问题帮孩子们整合相关的STEAM的学科知识。
STEAM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
这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STEAM学习活动的主要特征——应用学习,实践学习,项目学习,综合学习,设计学习,表现学习,怎么在实践中实现?
我们浙江省有一个合作小组在做尝试,有的关注教育,有的关注区域,有的关注工作坊,有的关注游戏,有的关注怎么跟生活链接,会有很多的路径来实施。好比说轨道的探究,国外也非常关注,因为它比较方便,是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的促进孩子深度学习的活动,可以在小桌上做,也可以在操场上做,它不受场地限制。在孩子实施的过程当中,孩子学习的专注性表现得非常突出,因为孩子比较感兴趣,怎么能够把这个任务解决好,自然要去分析,做出我的决策,某种意义上就有创新。
它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可以挑战我们对原有的认知,孩子们反映出来对问题的思考,怎么能够在轨道上跑的时间最长,孩子们会想出什么样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有些我们是无法想象的,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我们怎样去支持,我们能给他创造什么样的环境?
木工坊,孩子对工具创造性的使用,好比说给动物建造一个家,好比考察桌子的结构特征是怎样的,这些结构特征应该用什么材料来打造可能更合理,孩子要分析思考,真正对这个事物自己先做深度理解,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桌子会晃动,或者是高低不平怎么解决?有哪些方案?哪些是更合理的?需要不断的尝试来解决。
基于STEAM教育的机器人,孩子们经常讨论一个问题,机器人的手臂要掉下来了,怎么样把机器人的手臂给固定住,围绕这样一个问题大家一起探讨,前期做一些调研,利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男孩子女孩子都非常积极的投入,他们用各种方式来体验工具的使用,材料的利用,最后达成自己的目标,最后通过讨论谁的方式最好?有个孩子说说钉子最好,钉子钉好以后可以机器人的胳膊可以像人一样自由转动,如果用胶布或者用针缝,手臂就被固定住了,这就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够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一种结论,记录了这样一种批判性思维的学习,如果孩子经常在这样的氛围当中,自然就学会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是STEAM课程实施的一些思路,但不应该局限于这种方式或者思路,我们围绕着问题调查研究,然后设计,建模,优化,老师应该关注一些主题的、实践的内容,尤其是团队合作方面的设计,应该用开放式的思维来启发孩子,我们更多展示孩子怎么做的,作品怎么来的,强调结果和过程,而不是这个作品做的很差,打击孩子的信心。
我们也需要建立幼儿园STEAM教育的评价体系,表现性评价,反思性评价,展示汇报,有同伴之间的,有家长老师的,自己这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促进,让孩子自己来进行展示,来说明自己的产品,并接受评价。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自己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认为失败就是成功,所以要重新来思考失败的意义,对孩子来讲失败就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但评价需要有很详细的具体维度,多一些层次,依照个体情况给予。
关于幼儿园开展STEAM教育的基本思路有几点建议:第一是基于工程技术问题有机整合各学科,探究式科学教育,聚焦核心概念。第二是关注跨学科来整合。第三是重视过程和结果,而不仅仅只是关注最后的作品。第四,孩子们容易被故事和戏剧所吸引,环境空间的创建,材料的提供,室内、区域性的展示,不但要给空间,还要给时间,不能说今天做了明天就收掉了,应该让区域永远保存着,直到完成为止,这就是一个可持续的区域创立。
对孩子来讲我们要提供这样的载体,让他们不断的去尝试,去实践,作为课程来讲,小到斜坡也可以做成一个课程,光影也可以做成一个课程,课程其实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承载教育的载体,需要我们不断去发掘摸索。
作为世界领先的学前教育产业平台,CPE中国幼教展历经三年锐变,2019年规模达40,000平米,汇聚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商400余家,知名品牌900+,同期组织近3000人规模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大会。三天展期、会期吸引到场观众达43,330位,同比增长26%,其中国际观众2,133位,同比增长15%,覆盖集成商、采购商、园长、地产商、教育综合体等。传统玩教具优势特征成功延续,并细分推进托育、体育教育、STEAM教育、商业文旅地产、IP地产等新时代热点的对接融合,引领中国学前教育新趋势。
2020年10月21-23日,一年一度的CPE中国幼教展和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大会将继续亮相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会”共振呼应,助力拓展新业务、增长新理念。欢迎海内外早幼教品牌和机构咨询洽谈,共享中国学前教育新机遇,同创全球早幼教新思潮,协同打造创新引领型国际化平台。预订展位、咨询论坛,请微信搜索“CPE中国幼教展”,每日必复。
点击阅读原文,早鸟报名
位置好,优惠大,赶紧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