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STEAM会议有感

来源:互联网 编辑:wan玩得好手游小编更新:2024-11-06 15:05:52 人气:


2019年11月7日、8日美国华盛整理州立大学三镇分校教育系教授、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主席陈怡倩博士与美国丽比中学安卓哈格纳尼校长来到槟城参加在这里举行的“首届马来西亚美育(STEAM)教育与青年人才培训计划”。我也有幸全程参与了来自美国的两位专家的STEAM教育工作坊,工作坊的流程放置科学合理,不像国内请到专家就坐等专家传经送宝,这里首先放置了一上午的“美术课堂教学观摩会”,下午是与专家近距离的“圆桌交流会”。第二天上午是“STEAM工作坊”,下午才真正进入到专家专题讲座的环节。这样的放置从教学实践中出发,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再参与工作坊学习与训练,最后听专家讲座。从知识理解层面来看可谓是循序渐进,让学习者不会因为没有知识基础而听的一头雾水,更不会因为闻所未闻而不知所云,巧妙地解决了新知识接受的问题。

 


117日上午,在槟城钟灵独立中学,我们参观了独中的美术教师和科学教室,教室内有丰富的工具材料和实验器具供学生开展实验和手工操作,他们还把自己用矿泉水平盖做轮子的小汽车作为礼物送给专家一行人,在科技实验室感受到了学生们动手操作能力还是很强的,科技实验项目很丰富,有物理实验,还有木工实践。做实验前都要有实验方案和思路,最后还要有实验总结,期间有产品设计的还需要有设计方案和产品三视图及效果图,全程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们很好的理解了实践环节,能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艺术家一样创作,可见钟灵独中的教学模式还是比较新颖的。

(钟灵中学科技实验室)


参观过后,我们正式进入为期两天的会议。 

首先观摩了小学美术课程《菠萝写生》,课程中老师比较注意教学设计,四组同学每组都有实物供他们观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后课件才逐步展开,同学们发现了菠萝的特殊纹样——交叉线,发现了不同角度观察出的菠萝的特点,课堂循序渐进,到了学生环节,每个小组同学分别对物写生,最后都有了自己的写生作品——造型略有不同的菠萝。观课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细细思考下来,这样的分组教学有何意义?学生又有多少的合作、探究、思考、发现呢?

这时的专家也坐不住了,在老师进行作业评价后,走上前台,陈怡倩老师和Andre校长合作,分别用英语和汉语对学生们提出了一个小小的挑战,听到“挑战”一词,孩子们已经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表现。然后专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任务“每组按挑战内容设计自己的作品”。各小组的任务分别是:1、用刚刚学到的画菠萝的技巧,设计一套制服;2、用菠萝的元素设计一双鞋子;3、因为菠萝的口感略略酸涩,请思考它是不是可以和某种水果杂交,改善口感和外观呢,如果可以你们想设计什么水果呢,最后的水果又会长什么样子呢?最为关键的是,大家的任务要在十分钟内完成!接到了不同的任务,小组同学就开始展开积极的讨论,课堂气氛很明显的改观很多,由此可以看出往往不是我们告诉他们“你们可以随意回答”、“你们可以活跃一点”就可以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原因在于老师给予学生的任务根本不具挑战性,他们可以置之不理!

在时间和有创意任务的压力之下,同学们既积极讨论又自发形成了一个“小核心”在组织讨论和把控时间,“小核心”综合大家的想法并且迅速决定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看似紧张的十分钟被小组A有效利用,他们设计出了制服,短裙和短裤用到了刚才课程中学到的交叉线的纹样、上衣的设计用到了写生菠萝的色彩与造型,并且考虑到设计的美观和服饰对襟排扣的需要,把菠萝设计在了服饰的左侧,右侧有一点色彩的呼应,看起来非常的完美!十分钟,仅仅十分钟小组4个人成功的达成意见一致、完成设计作品,分别表现出了有色彩和造型的男生制服和女生制服效果图!另外的两小组设计出了由火龙果和菠萝杂交的新品种水果和有菠萝纹样的鞋子,其过程不再赘述。


两位专家小小的任务挑战就让课堂焕然一新——学生还是那些学生,但是他们的表现却让人刮目相看,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积极主动、看到了他们的创意实践。最后专家们又提出了小的要求,让孩子们来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过程,显然孩子们还是有点胆怯,但是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他们从羞涩转向了大胆,对自己小组的创作过程和思路做了表达,在两位老师的鼓励下,他们还刹不住车了,课堂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再来回看教室墙壁上展示的作品,一边是整整齐齐的菠萝写生,看不到太多的个性和创意,只有绘画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把菠萝的叶子层次表现得比较丰富、菠萝的纹样也用复线条的形式来表达,近处的观摩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绘画的不同程度和水平,但是远观就是黄黄的菠萝,同样的长势、同样的色彩、同样的大小。另一边则是题材和内容丰富且形色各异的设计作品展现在眼前。

槟城知名教育专家金碧霞博士也对课堂进行了点评,非常有见地的指出了老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小问题——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否重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是否针对学生作品进行了有效评价并且能发现其不同的特点予以鼓励。

回顾这个课程、反思自己的教学,略有感悟:我们需要思考的真的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够有创意,而是我们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禁锢了学生的创意!老师给了同一任务自然得到同一结果,更别说在教学中启发引导孩子的创意了!由此可见,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对老师来讲非常重要,它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更会影响教育对象成长发展的一生!


接下来的CMYK课程和小孔成像相机的制作也很有意思,听课的老师们纷纷起身拿起同学们做的小孔相机来观察室内外的场景,不禁发出阵阵赞叹,还相互分享观察方法,陈博士在课程结束后提出了驱动大家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小孔和成像媒介之间是8厘米的距离,回顾Andre校长和陈老师的总结,突然发现,课程的效果呈现真的不只在现场,更重要的是教师带给学生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设置“好问题”、留下悬念,让他们展开充分的思考;一节美术课如何在“问题”的驱动下有了它新的意义,达到STEAM的巧妙融合,真正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在Andre校长的实践教学后我们设计出了自己的STEAM学校宣传海报)

观摩课程后,我们跟专家一起进入了圆桌会议阶段,Andre校长用思维风暴的形式引导大家分组思考STEAM学校的创立,分别从社区的关键、合作伙伴的关键、评估的标准、学习与教学的关键、课程的关键、文化的关键以及沟通的关键七个方面来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最后又从这七个关键之处中提炼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来设计一个STEAM学校的宣传海报,Andre校长从实践中让大家了解了什么是STEAM,了解了一个学校的建立的关键因素,通过自己的思考,参会者都不同程度上认识了STEAM教育。接下来是陈怡倩博士用一个小小的创造力活动做开场分享了时间管理和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大家被要求在三分钟内将两个小小的回形针做出有创意的造型,而且做到尽量的高度,三分钟的沉默中大家都在积极思考和动手,为了达成目标,我将自己的目标定的不是那么高,在要求时间内让它站立住就好,(操作中发现回形针会被掰断,所以降低了标准)所以仅仅是打开-夹住-站立这么简单,我也成为第一个完成任务的,时间到了,大家的创意果真是大有不同,力量大的就可以扭曲它使它更高,没有力量的就用自己夹的力量,当然还有一些追求完美而没有完成任务的,通过实践小活动陈老师提出为什么规定时间?为什么要求创意?实践中体会到,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似乎人的创造力也是在这种氛围中产生出来,懒懒散散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无助于创造力的发挥!

最后马来西亚知名美术教育专家梅德顺博士还跟大家分享了马来西亚百年华人美术教育史,捋清了美术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变化,憧憬了STEAM教育在未来马来西亚教育的美好前景。


欢迎玩家到【wan玩得好手游】查看最新变态版手游攻略,只需要在百度输入【wan玩得好手游】就可以浏览最新上线送满vip的变态手游攻略了,更多有关BT手游的攻略和资讯,敬请关注玩得好手游!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