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STEAM课堂到底能学到什么?

来源:互联网 编辑:wan玩得好手游小编更新:2024-11-02 09:47:02 人气:



如今,国家在全力推行素质教育,老旧的应试教育逐渐在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家长教育孩子的重心已经从应付考试变成了培养孩子的兴趣。自美国STEAM教育理念火爆全球,映入了许多家长的眼帘,这个连奥巴马都为之站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孩子有学到了什么?


其实如此火爆的STEAM教育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理解,其实它最核心的特质只有两个。




1
注重“方法”而不是“知识点”


先说一个孩子手工课的案例。


这堂手工课的任务是做一个小沙包。我们所熟悉的教学方法是这样的:

第一步,教怎么裁剪布料;

第二步,教用针线来缝合;

第三步,缝的时候收针怎么做。

最后,把沙包封上口,填充沙子。学生只要按老师教的方法一步一步做,就可以做出一个统一的小沙包来。




而如果是STEAM,老师就会这么教:


第一步,老师会让学生思考,沙包是干什么用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和现实联系起来,思考它的功能是什么。沙包是玩的时候互相丢的,打到人的时候不能很疼,就不能用坚硬的材质来做,但又要包管丢得远,还得有一定的重量。


这样思考后,学生自然会去想要实现这些现实功能,需要用什么材料。


有了制作思路的雏形之后;


第二步老师会让学生自己选择用什么材料做沙包比较合适。


第三步才是怎么做。第四步的检测也很重要,用现实来反馈问题并对作品加以修整。 



这就说明了:


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一种弊病:

这次做沙包,会了;下次换一样东西做,又不会了。

因为他觉得这样东西和沙包完全没关系,我知道怎么缝沙包,可我不会做这个新的东西。


但如果换成STEAM的教学方式,在以后孩子遇见任何问题都可以用四步解决:


一,有什么用?

二,基于用途,需要什么材料?

三,怎么做?

四,做个检测,获得反馈。


这小小手工课的四步骤,体现了STEAM教育核心:


发现问题 → 设计解决方法 → 利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解决问题 → 运用理性方法验证解决效果


它不追求让孩子掌握做具体东西或解答具体题目的知识点,而是强调掌握一种思考方法。




2
“整体学习”而不是“注重单一学科”


第二个案例三颗芝麻课程——“骨骼探秘”。


这个课程内容主要是,老师向孩子展示人体骨骼整体图,孩子首先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通过手电筒与光感材料的互动探索人体骨骼的结构。懂得一些庇护骨骼、促进骨骼生长的方法。初步感知人体骨骼的形状,粗细,数量等等。



(这部分包含了生物知识,还包含了人体骨骼结构和功能匹配的整体思维方式)


通过这个案例你会发现,其实就人体骨骼一个说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其实却含多学科多种能力共同参与的事情。



在STEAM课堂上,老师就会这么教:



好比从健康方面:引导让孩子了解庇护骨骼的方法

语言可以准确说出重要部位的骨骼名称

社会:不要与其它小朋友打架,庇护好自己的骨骼

科学:了解人体共有206块骨骼,但是初生婴儿的骨头多达305块,儿童的骨骼有217-218块


STEAM教育中经常会出现此类课程。几个孩子为一组,几组一起做个项目,中间涉及多学科知识,同时,整个过程尽量由孩子自己设计,自己制定规则。这是STEAM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注重整体性。


传统教育理念总是有一种奇怪的专精情结;


好比数学,如果这孩子会两位数乘法了,马上就给上难度更高的。


易到创始人周航曾在湖畔大学演讲中说:勤奋而低效,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不正确”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小数点后的努力”。



“匠人精神”没有错,只是未来的方向,一定是“整合跨界能力”效用远大于“单项突出”。


因为,很多高精尖的活儿机器人能代替,而人的能力必须体现在整合、创造上。从这点来看,STEAM完全符合智能化时代对人需求。


在三颗芝麻幼儿STEAM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探究式教学法,基于STEAM教育核心理念,层层推进,让孩子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欢迎玩家到【wan玩得好手游】查看最新变态版手游攻略,只需要在百度输入【wan玩得好手游】就可以浏览最新上线送满vip的变态手游攻略了,更多有关BT手游的攻略和资讯,敬请关注玩得好手游!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