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多少人念错过这个游戏的名字?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年少的时候,做过穿越到美国西部当牛仔的梦——在肃杀的小镇大道上,警长与歹徒用左轮手枪一决生死。在二十年前,是三样东西把牛仔和西部片带进了长鼻君的童年。一个是动物科普动画片《布雷斯塔警长》(这个以后会说),一个是用美国版《七武士》配乐的万宝路广告,还有一个就是今天要说的FC游戏——《荒野大嫖……镖客》。
西部世界的《战场之狼》
因为翻译的懒惰,现在说起《荒野大镖客》这个名字,会产生很多歧义。它既可以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经典意大利西部片,也可以是Rockstar出品的西部版GTA。但长鼻君看到这五个字,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FC上的这部射击游戏。
游戏的中文名会搞混,英文名也一样混乱。《荒野大镖客》日版和美版的名字“Gun.Smoke”,又会跟另外一部美国电视剧撞车。这部电视剧是美国电视史上最长寿的西部片,从1955年开始,总共演了惊人的二十季,共635集。而偷懒的中国人给这个美剧名字的翻译是——也叫《荒野大镖客》。汗,你们这些翻译是词穷了吗?
这部电视剧版的《荒野大镖客》曾经在五六十年代在日本播放过,但那时游戏的制作人冈本吉起还是个叼奶嘴的婴儿。因此游戏《荒野大镖客》(Gun.Smoke)既和电影《荒野大镖客》(A Fistful Of Dollars)没关系,也跟电视剧《荒野大镖客》(Gunsmoke)没太大联系。
或许是CAPCOM自己也搞晕了,为了方便玩家区分,制作者在游戏的标题里,特意加了一个点放在Gun和Smoke之间,这样检索时才不会搞错。
《荒野大镖客》也好,《Gun.Smoke》也好,这些名字无非是借着影视剧的名气,来给游戏带点关注,就跟现在炒IP概念差不多。这个游戏真正“借鉴”了其他作品的,其实是核心玩法。
《荒野大镖客》街机版的上市日期是1985年的11月,就在半年前,另一款CAPCOM的游戏《战场之狼》抢先一步登陆。在比较了两款游戏之后,玩家们惊呼——这简直就是兄弟俩嘛。
事实也确实如此。《战场之狼》的制作人藤原得郎,和《荒野大镖客》的制作人冈本吉起,就是一同从科乐美跳槽到CAPCOM的好兄弟。两个游戏的核心玩法高度相似,纵向卷轴、俯视视角、多方向射击、八方向自由移动……实际上《荒野大镖客》就是被当做西部版的《战场之狼》来换皮的。
套用现有游戏的核心玩法,并不意味着冈本吉起就没有事情做。从最终结果来看,《荒野大镖客》在游戏丰富程度上,并不逊于《战场之狼》。为了达到这个结果,那会儿刚刚被挖来的冈本吉起可是绞尽脑汁,殚心竭虑。
游戏开发期间,他一边骑着摩托车,一边还在想着游戏里角的行为模式,结果酿成车祸惨剧,导致自己手骨骨折。这下连写策划案的笔都拿不住了,冈本吉起不得已,只能拿不需要用力的红笔来写策划案,搞得文档跟血书似的。
除了核心玩法,《荒野大镖客》还用了其他游戏的美术资源。当时CAPCOM的游戏里,POWER UP类的道具都长一副模样,都是从《1942》里扒来的。
这是《荒野大镖客》里的加命风车:
《魔界村》里的风车:
《洛克人》里的风车:
这是《1942》里的风车:
船水纪孝与通缉令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哪个美术这么偷懒,连图标都懒得画,直接拿前一个项目的素材来用呢?
原来这人就是同为CAPCOM元老的船水纪孝。
日后与冈本吉起一同创造《街头霸王》系列的船水纪孝,加入CAPCOM的日子要稍晚一点。1985年才进入公司的他,上来就遇到了《荒野大镖客》。船水纪孝的工作,是为游戏绘制角和场景。虽然是个新人,但船水纪孝的活儿却不赖,一个日本人竟然通过一个个像素点,把十九世纪的美国西部生动地展现在屏幕上。
《荒野大镖客》这个游戏给人视觉冲击最大的,莫过于每一关开始和结束时出现的通缉令了。当玩家千辛万苦终于击败Boss之后,印有坏蛋头像的通缉令会被数发子弹打穿,这种富有冲击力的画面让长鼻君至今记忆犹新,脑补出了下面的字幕——
请看下集
船水纪孝画的这十张通缉令,个性鲜明,让人过目成诵。但如果现在再回头看看,会惊讶地发现里面好像混进一些奇怪的东西。
在满是牛仔的西部世界里,突然出现了这种画风的Boss——
还有些Boss是带梗的,好比街机版的最终Boss——温盖特父子。由于街机版的难度超高,使得走到关底的玩家突然看到三个持枪恶徒迎面走来时,内心一定非常绝望。
这三个人并不是原创的,在七十年代初的时候,《少年JUMP》曾经连载过一部以美国西部为布景的漫画,名叫《荒野少年勇》,还被拍成了动画片。或许是童年受到这部动漫作品的影响,冈本吉起和船水纪孝在《荒野大镖客》里特意加入了对其的致敬内容。温盖特父子就是其中之一。
温盖特父子的各种设定,包含名字、服饰、家族关系,都直接引用了《荒野少年勇》。唯一的区别是温盖特父亲的形象,没有像漫画里那样变成独眼龙。对比一下游戏和漫画中的通缉令,会有更直接的感受。
可惜FC版的最终Boss虽然叫温盖茨,但画像用的却是街机版的另一个Boss。
说到漫画作品里的通缉令,相信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另外一部民工漫。先不说这部漫画的名字,各位先看看《荒野少年勇》动画中的通缉令长什么模样——
看来这种形式的通缉令,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经流行于日本的动漫作品之中,并且影响了船水纪孝的设计。而他八十年代在游戏里画的通缉令,有可能又反过来影响了在九十年代搞创作的漫画家。
各位请看街机版《荒野大镖客》第二关Boss的通缉令——
是不是有点眼熟呢?这可是1985年哟。
这是《荒野大镖客》街机版第二关Boss的Cosplay,还原得不错
罕见的磁碟机游戏
如果你接触《荒野大镖客》的时候还不会英语,那一定会有和长鼻君一样的惨痛经历。当年幼小的长鼻君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第一关里晃了大概有一个多小时。越玩越觉得恐慌,64合1里那些无限循环关卡的记忆又一次像梦魇一般袭来。
这不科学啊,《荒野大镖客》明明是1988年出品的高K游戏卡,怎么会有这么长的第一关。直到有一天,长鼻君在别人家看到同学熟练地从道边儿男人那里买了张照片,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通缉令上的数字是价格不是奖赏啊!
其实街机版的《荒野大镖客》,就是个普通的过关游戏,走到关底打死Boss就通关了。但到了FC版,却需要用刷钱买通缉令来恶意延长游戏时间。
难道1988年的FC卡带,容量已经少到不得不缩水近一半关卡才能移植《荒野大镖客》吗?要知道同期的FC版《魂斗罗》,在关卡上非但没缩水,还比街机版多了不少内容。莫非又是卡婊在作怪?
其实是长鼻君错怪了CAPCOM,《荒野大镖客》这游戏根本就没有FC卡带版,是个地地道道的磁碟机游戏。只是在美国发售的时候,才有了卡带媒介的NES版。这也就解释了这几件事——
首先因为盗版源的关系,国内玩到的《荒野大镖客》清一都是美版,鲜少见到日版;
其次磁碟的容量有限,CAPCOM移植时不得不大幅缩水;
因为FC磁碟机自己销量暴死,造成FC磁碟版的《荒野大镖客》在日本影响力非常小。
同年的“老四强”游戏在移植FC的时候,都在关卡上做了加料的动作。CAPCOM倒行逆施,还做了减法。又生怕被玩家套上卡婊的骂名,于是想出了买通缉令过关的馊主意。你得先在游戏里凑够了钱,才能有机会跟Boss碰面。除非你背过版或者运气好,能打出隐藏在地图里的通缉令。如果这个游戏活在现在这个年代,那就是妥妥的课金点了。
还有个难题,街机版最终Boss不是三个人吗,现在FC版变成一个人,玩家会不会骂?机智的CAPCOM想到了这样的方法——你通关三遍才能看到真结局,这样等于打了三个最终Boss,不就和街机版一样了吗?
CAPCOM,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
这是前两遍通关的画面——
然后就会出现下面这个画面,里边的日文是:“但是,悲剧又重复上演了……”
第三次通关后才能看到真正的通关画面——
除了流程上的改变,FC版《荒野大镖客》的音乐也与街机版截然不同。
负责街机版音乐制作的,是CAPCOM音效部的森安也子。还记得这个名字吗?在64合1回顾的《1942》里,她就出现过。只因为骨架长得有些高大,竟被冈本吉起直接用来命名游戏里的巨型敌机,还用暴走族的写法改成了“亚也虎”。
之所以冈本吉起敢在游戏里开森安也子的玩笑,是因为他俩算是老搭档了。从冈本吉起跳槽到CAPCOM起,森安也子就一直是他的御用作曲。由于项目时间紧张,《荒野大镖客》的10首音乐直到生产出货前一周才全部作完。
可能由于赶工的关系,街机版《荒野大镖客》的配乐并没有突出的特点。如果将它们放到其他游戏中,其实也不会太大的违和感。真正让游戏充满西部风情的,反而是移植的FC版。
《1942》里的森安也子
《荒野大镖客》在移植FC磁碟机的时候,配乐改成了民谷淳子,她同时也是《希魔复活》的作曲者。说来也巧,如果不是森安也子谱曲的《魔界村》,民谷淳子可能就进不了CAPCOM了。
在街机版《荒野大镖客》推出一年后,已经决定不找工作的民谷淳子,偶然间在招聘启事中看到了《魔界村》的名字。因为民谷淳子知道这个游戏,就动了想要从事游戏作曲的念头。至于卡普空是什么玩意,她是真的一无所知。
就这样,民谷淳子进入了这家陌生的企业,然后她遇到了更加陌生的东西——红白机。之前对FC一窍不通的她,进入公司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为FC版的《荒野大镖客》重新谱曲。面对从未见过的FC开发机,民谷淳子有些茫然失措。她只得把FC上不同波形的音试听一遍,又去了解CAPCOM此前的作曲风格,想象如何利用简陋的波形匹配游戏的氛围。
民谷淳子将《荒野大镖客》的配乐工作形容为巨大的鸿沟,但她的辛苦工作也算有了回报。FC版的《荒野大镖客》有着更加浓重的西部风味,其中配乐居功至伟。长鼻君至今仍能哼出第一关的音乐——这当然是拜不知要买通缉令所赐!
贴正版标的山寨货
虽然内容缩水了,但FC版的《荒野大镖客》好歹保存了街机版的魂。与此同时,其他几个冷门平台的移植作就没那么良心了。这些移植作品说出来令人哭笑不得,没想到CAPCOM还干出过这种事情。
当年《荒野大镖客》的街机版和FC版在日本反响很一般,反倒是发售了美版之后,引起了不少玩家的注意,同时也被一批山寨厂和盗版商盯上了。就在短短几年内,欧美的各类电脑平台上,突然冒出了一堆模仿《荒野大镖客》的山寨作品。其中最出名的,要数由西班牙公司Topo Soft制作的《不逞之徒》(Despreado)。
《不逞之徒》最早所在的平台是Amstrad CPC。你可能听都没听过这个名字,没关系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游戏从核心玩法到表现形式,方方面面都抄袭了《荒野大镖客》,而且是那种比较劣质的抄袭。进入游戏之后没有任何音乐,只有子弹的biubiu声。游戏还仿照《荒野大镖客》,每关开始都会有Boss的通缉令,可谓抄到家了。
那个时候,CAPCOM还只是个日本小厂,根本没精力去管冷门平台上的山寨作品。对于《不逞之徒》的恶劣抄袭行为,CAPCOM当然很angry,于是日本公司决定——既然西班牙公司山寨地那么地道,那就由你来移植《荒野大镖客》吧。
就这样,Topo Soft获得了CAPCOM的授权,山寨游戏《不逞之徒》摇身一变,成了Amstrad版的《荒野大镖客》。紧接着西班牙人又改了改游戏的标题,加进了CAPCOM的名字和授权信息,更换了游戏的包装和几张Boss的图片,接二连三地推出了《荒野大镖客》的C64、MSX、ZX Spectrum版。
MSX的玩家兴冲冲地把《荒野大镖客》买回家,打开游戏看到标题一看——嗯,是这个名字,也有CAPCOM的授权信息。
CAPCOM授权64K纯金游戏
一进游戏后就大呼上当,游戏手感、画面、音效跟街机和NES版都差得不是一点点。
就在MSX玩家大骂卡普空以次充好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远在韩国,有家名为Prosoft的公司也做了个名叫《荒野大镖客》的游戏,出现在大宇版的MSX机上。
显然这是一款未经授权的盗版游戏,可当玩家们打开游戏之后,全都惊呆了——这跟FC版简直一模一样啊,连音乐都还原了民谷淳子的经典旋律。也就是说,正当欧美的MSX玩家玩着贴有正版标签的劣质游戏时,韩国人却可以美滋滋地享受媲美原版的盗版游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韩国人击败了西班牙
许多年后,就在人们快要忘记曾经有这么一款西部题材的射击游戏时,CAPCOM突然在2002年的E3上公布了一款名为《Red Dead Revolver》的游戏视频。这个意思为“红死亡左轮”的游戏,宣称继承《荒野大镖客》的众多要素,可以被看成是精神上的续作。
虽然从视频上看,这好像就是个不怎么好玩的左轮枪射击游戏,但还是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国内的媒体也不加思索地给这个PS2游戏起了个响亮的中文名字——《荒野大镖客》。
好吧,那就把这个游戏称为PS2版的《荒野大镖客》吧。
没过多久,CAPCOM发现他们似乎hold不住这个游戏了,在停工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游戏被Rockstar买走。这笔交易可谓是双赢的生意,CAPCOM既挽回了开发的成本,Rockstar也开拓了新的IP。
经过R星圣迭戈分部的改造,PS2版的《荒野大镖客》焕然一新。由此也顺理成章地带来了更加优秀的续作《Red Dead Redemption》,国内媒体给续作起的名字叫《荒野大镖客:救赎》。大概是因为PS2版玩过的人不多,续作在玩家圈子里传着传着,副标题就给弄丢了,玩家们“大表哥”“大表哥”地乱喊,这游戏真被不少人当成了唯一的《荒野大镖客》。
这下彻底乱了。如果你跟一个人说《荒野大镖客》,那必须加上定语。否则它在百度中的结果可以是:
好莱坞大导演主演的经典电影;
美国最长寿的电视剧之一;
CAPCOM的FC射击游戏;
Rockstar从CAPCOM买来的PS2游戏;
PS3上的西部版GTA……
下面的日期就是个笑话
好了好了,别绕劳什子的名字了,还是快点把《荒野大镖客2》给做出来吧!就在等待“大表哥2”的漫长时间里,不如再去重温一下,骑着名为“闪电”的白马,在西部小镇上除恶的冒险经历,或许又会有新的感悟。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游戏研究社”(yysaag)后,发送以下关键词,可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神考据 | 科普 | 街机 | 任天堂 | 社长说 | 励志 | FC | 红白机 | 长鼻君 | 黄油 | 魔兽 | 塞尔达 | 巫师 | VR | 守望先锋 | 精灵宝可梦 | 阴阳师 | 行业 | 盘点 | 剧场 | 老四强 | 独翼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