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STEAM,可能大部分朋友的印象中,应该是个全球著名的线上游戏平台吧。
no,不是这个
但是,错,这里说的STEAM则是另外一样东西——STEAM教育。
yes是这个
STEAM是一种教育理念,最早是由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为加强美国K12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教育。
STEAM的原身是STEM理念,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首字母。
鼓励孩子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近期加入了Arts,也就是艺术,使得STEAM变得更加完整与全面性,更具符合时代潮流与实际的生活科学应用。
但STEAM不是这五门学科知识的叠加,而是在科技时代发展的大布景下,强调打破学科界限,全面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联系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学科源于生活并为了生活。生活具有整体性,解决生活中哪怕看似极微小的问题,也往往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为孩子们提供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幼儿园的时候,在花园里挖土;一二年级的时候,自己动手解剖小青蛙;三到五年级的时候,学会各类社会调查和数据收集;......有的学校,甚至在校园里开了一个农场,供孩子们放羊、劈柴和织布。
以上就是美国学校STEAM教育的课堂模式。从幼儿园开始,STEAM教育贯穿了孩子的整个童年时代。
探究式学习是STEAM教育的素质,学生不再是被灌输者,而是主动探索者。
STEAM教育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创新想象、动手创造、资源整合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成为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在实际教学中STEAM教育的具体表现和传统教育对好比下:
在传统课堂,学生只要按老师教的方法一步一步做,就可以做出一个统一的小沙包来。
但一般老师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一种情况:这次做沙包,会了;下次让学生做汽车模型,又不会了。
因为他觉得汽车模型和沙包完全没关系,我知道怎么缝沙包,可汽车模型是个全新的东西。
换成STEAM的教学方式,做汽车模型还是可以用这四步完成:
一,有什么用?
二,基于用途,需要什么材料?
三,怎么做?
四,做个检测,获得反馈。
这个探索性思维方法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地方,甚至长大以后设计轮船、机器人什么的都可以用上。这小小手工课的四步骤,体现了STEAM教育核心:
发现问题 → 设计解决方法 → 利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解决问题 → 运用理性方法验证解决效果。
它不追求让孩子掌握做具体东西或解答具体题目的知识点,而是强调掌握一种思考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举一反三,应用到不同领域。
国内目前大力推广和普及的素质教育模式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也是STEAM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区别于美国的STEAM教育,扎根中国土壤的STEAM教育淡化了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中国教育中学科间相互割裂的痼疾,中国的STEAM教育更为强调培养学生以学科整合的方式认识世界,运用跨学科的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编程教育、科学小实验是目前STEAM教育课程的主体。
2015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 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了未来五年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明确提到要“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
2017年,信息技术被纳入浙江高考选考项目之中。而后国务院又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让孩子接触到最合适的STEAM教育,那就带他尝试一下少儿编程吧。
我们推荐使用的编程教学工具是:易编学课堂,易编学将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少儿图形化编程工具Scratch,结合CSTA国际计算机标准和PBL项目制教学法,制定了更适合中国孩子学习的编程教学软件。从零基础开始,设置科学的进阶式编程教学课程体系,让孩子通过搭积木的方式,轻松有趣的实现不同的编程效果,了解编程,熟悉编程到掌握编程。
通过学习编程,经历STEAM教育,而编程只是一种载体,让孩子收获到终身受益的知识。